忙碌的一周。
這一周走訪過很多的人,也見識到不同人的不同生活。
全職太太把會面的時間定在上午十點,在她經常光顧的服裝專賣店。繁華商業街上的精品專賣店,會設有茶座,供她們歇息聊天。
是個面容姣好的女人,最近幾年的生活忙于帶孩子,閑暇時約三倆閨蜜逛街購物。這就是很多上一輩的人給我們灌輸的理念的真實寫照,“嫁個有錢人”“女人還是要以家庭為重”。
我們會面的精品店內的衣服一看就價格昂貴,當然只是對于我們這樣的工薪階層而言。來這里的太太們幾乎都不關注價格,只注重品質和款式。
盡管聽多了關于有錢又有閑的全職太太的言論,但我從來沒有動過這種念頭。
一是自認為自己并沒有這樣享清福的命,再就是在經濟上依靠別人生活不適合我這種安全感匱乏的人。哪怕是對等的交換,也沒有依靠自己來得腳踏實地。
看過一期《奇葩說》,辯題是“我就是沒有上進心,我有錯么?”顏如晶持反方,她說了一段話,大意是:
“我沒有當過奇葩說的冠軍,我一直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所以,我繼續努力,繼續上進,但依然沒能進入決賽。
在遇到人生的瓶頸時,我發現繼續保持上進心很有挫敗感,而旁人體會不到,他們只會跟你說“加油”。
所以我的心態改變了,我不再一味追求上進心,人生不只是有上下,還有左右。我在這里拿不了冠軍,我可以在別的領域找到令我開心的位置。
所以,沒有上進心沒有錯,我們還可以有同情心、開心,別的心。”
我也是一直有上進心的人,一直。
所以我也取得過一定的成績,不管是在別人或是自己看來多么微不足道的成績。但是確實主要是因為我上進才取得的。
但是,越往前走,我越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這可能就是別人常說的,人生的局限性。
我在自己所屬的圈子里,能夠看見的、取得和展望的始終都是有限的。
馬薇薇曾說,她喜歡辯論,喜歡那種打贏的感覺。但當她遇到黃執中的時候,她意識到自己再也打不贏了。所以,她逐漸轉變了心態,開始享受辯論的感覺,而不是一味追求贏的結果。
在不斷打怪升級的人生路程上,一路上取得的成績會讓人有自我強大的潛意識,但那些人生的困苦并不會因為我們的持續前行而越來越少。
他們只會像是路上時常出沒的野獸,不斷提醒著你的孱弱、勢單力薄。任何一場正面較量,都會讓你遍體鱗傷。而能夠有幸小心翼翼繞過他們的人,只單單是恐懼的感覺就會讓人心生后怕。
有時候,我也在想,或許我們也需要這些所謂人生的困苦。
因為它們才是刺破現實的利器,就好像在生老病死面前,人會格外理智和清醒,學會辨別孰重孰輕,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受苦才是人生本質,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
這或許也是人們所說的“維持現狀本身也是一種上進心”的原因,正如毛姆的觀點“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生老病死也好,緊張、焦慮、壓力重重也罷,總是會有東西在忙碌或是寂靜的時刻拼命地把你往下撕扯。
所以,很多的人,不愿意獨處,喜歡熱鬧。就算是暫時的獨處,也要寄情于游戲、娛樂之類的活動。
因為直面內心的時刻會令人有無所適從的恐慌感,我們似乎都已經習慣了在于周圍人同處時才能確定自己的身份和存在的意義。
人生的問題有時候就像自動發球機似的,接二連三,打得你措手不及,招架不住。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里,有一句感慨“人生啊,你究竟要我們怎么樣?!?/b>
其實無論怎么樣,都不會令自己和人生滿意。我們做錯的事情永遠比做對的多,所有我們的人生永遠都是盈利的。
宿命般的人生、無限可能的人生、充滿驚喜的人生,都混在在一起。
無法給它一個準確的定義和規劃。像是等待帷幕拉開后參演舞臺劇,像是幽幽深宮等待君王臨幸的嬪妃,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又涉身其中,無法逃脫,我們與它混為一體,像水溶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