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絲綢之路最東端
接受來自整個大陸的影響
日本用了幾千年的時間來吸收和完善承澤于亞洲文化
從華麗的京都藝伎舞蹈到悠閑的禪石花園
即使是最疲憊的旅者也會被日本吸引
日本全然是另外一個世界
一個獨特的文化孤島
演奏著一曲悠遠凄婉的樂章
每個國家或城市都有自己的氣質
同樣的,他們也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節奏
1、富士山 ?
遠觀,富士山讓你嘆為觀止。近看,完美對稱的日本最高峰令人心生敬畏。在山頂看日出?那景象充滿魅力。富士山是日本最受尊敬的景點,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攀爬富士山,朝圣這座神圣火山的歷史傳統已延續了數百年。2013年,富士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如果想要爬上附近那些不太令人生畏山頂,為富士山拍出完美照片,不妨跟隨日本著名畫家和詩人的足跡前行。
在所有能代表日本的形象中,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日本最早的對這座山表示崇敬的文獻可以追溯到8世紀。當時,由于火山還未休眠,會不時噴射出濃煙,而令其備受敬畏。日本有句諺語:攀登一次富士山的人是智者,而攀登兩次的是笨蛋——不管從前還是現在,這句都適用。
盡管登上山頂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特別是在日出的時候),但是攀登過程相當艱辛,這座山也并非是因為風景秀麗,或是能讓人感到大自然的情趣而聞名的。在登山的季節,路上會擠滿了登山者,仿若世界末日般的景象與遠景中秀麗而壯美的富士山相去甚遠。
?2、溫泉 ?
沒有什么比坐進傳統的日本溫泉桶狀浴池更棒的了。你會感覺背上的肌肉放松了,發出的那聲愜意的“啊”其實代表了“誒呀,我真高興我來到了日本!”如果你夠幸運,享受露天溫泉時還會有美麗的小溪在附近流淌。
日本人已經把溫泉沐浴這種單純的行為變成了一種民間宗教,伴隨著這個國家星羅棋布的寺廟和神社,享受溫泉成了最放松的儀式。
小心,如果身上有文身,可能會被禁止進入公共溫泉浴場或錢湯。這是因為日本的黑幫幾乎都有文身。禁止有文身的人進入,實際上是從側面禁止黑幫成員進入。在日本,赤城相對的公共浴場被看作是幾大的社會平等,為了避免顯得不公平(日本是個嚴守規則的國家),無文身規定同樣適用于外國人。
by 圖蟲網@Syy522
泡溫泉并不只是消遣,更不能簡單理解成國內的泡澡,它更是一種儀式,這種儀式深深地植根于日本文化之中,每個人都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對于初試溫泉者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先洗澡再去泡溫泉,這樣才不會引起他人的驚慌。
3、日本料理 ?
by 圖蟲網@穆穆vintage
日本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日本料理的豐富多樣簡直不可思議,從簡單的蕎麥面到多道菜的懷石料理盛宴,一應俱全。在像東京或京都那樣的城市,你可以每晚都能品嘗不同的日本特色料理,持續一個月不重樣。大阪更是將美食的信念中二的比作“吃不倒不罷休”。
by 圖蟲網@中指拼操作
毋庸置疑,日本的美食之旅會令人難以忘懷,只不過會有一個問題:一旦你在日本嘗試過了地道的料理,家鄉的那些日本餐館就會相形見絀。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再來一次日本。
by 圖蟲網@akatsukibaby
日本料理的精神,其實與中國美食也截然不同:不添加過度的調味和裝飾,而是用細致的選材和簡單的料理法「割主烹從」去突出食材本身的美味。
by 圖蟲網@大門影像館
懷石料理作為一種高級料理的存在,最初是起源于日本茶道的茶席上,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隨著日本茶道逐漸向貴族階層的滲透,懷石料理的形式也慢慢變得豐富起來,從小料理變成了「一湯三菜」:一道日式湯,一道刺身,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
by 圖蟲網@大門影像館
可以說,懷石料理這種高大上的料理形式,其本身形式就是一種「料理」。或者說,懷石料理本身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體會的。從傳統來說,無論是懷石料理還是會席料理,就餐的環境應該是這樣的茶室或料亭。
可見,美食不僅可以滿足來訪者的胃,還可以層面了解到目的地的氣質和精神。當然,如想更好的融入當地人,可以嘗試日本最普遍的居酒屋。(美食這里要講的很多,回頭我們詳細說說)
4、賞櫻(花見) ?
如果你認為日本人冷靜、嚴肅,那么在春天的時候和他們一起來到綴滿花朵的櫻花樹下,你就會改變看法了。櫻花仿佛釋放出了可以減少壓抑的麻醉劑。日本人會灌你清酒和啤酒,用小吃把你的肚子塞滿,拿出便攜式卡拉OK,甚至還有可能跳舞。
當櫻花盛開的時候,日本是個快樂的地方。有兩個地方最適合賞櫻,風別是東京的上野花園和京都的圓山公園。
說到日本櫻花,不得不提到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元素,物哀文化。櫻花是日本物哀美的最主要象征物。日本近年炙手可熱的動畫電影導演新海誠,他的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有著濃郁的物哀之情。
《秒速五厘米》是大家最熟悉的作品之一。講述的是兩小無猜的兩人,男主角搬去鹿兒島之后,兩人書信往來,卻遺憾在成長的過程中最終錯過了彼此。男生一直不能釋懷,女生卻已經踏上新的旅程。
片子的結尾,男生與女生多年后偶遇在街上,卻被飛馳而來的火車擋住了兩人的視線。等到火車離去的時候,男生發現軌道對面的女生早已離開,他才明白到,原來女生早已開始了新生活,即使今日再遇,人生已經沒有交集。
物哀是一種唯美的藝術表達,這種情感和審美,肯定不是日本創造和獨有的。中國的文學作品里也有很多表現,比如《紅樓夢》里的“黛玉葬花”情節,就是物哀美學的一種強烈表達。春賞櫻、夏戲螢、秋觀葉、冬品雪,對日本人而言,生活需以美感而待之。
5、相撲 ?
坐在賽場的前排看兩位橫綱級(Yokozuna,日本相撲運動員最高級)選手碰撞,就像是看兩座大山推擠角力——你仿佛感覺到大地都在晃動。即使是坐在離內場很遠的地方看一場相撲比賽,都會成為你日本之旅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它和其他的運動是如此不同:撒鹽儀式、裁判的奇妙指令、較量之前的漫長對峙,整個就是“日本限定”!
日本的國技源自神道教慶祝豐收的古老慶典,是儀式性很強的摔跤形式。兩名膀大腰圓、梳著發簪、裹著兜襠布的巨漢,在被稱作“土俵(dayo;上方懸掛屋頂,象征神社)”的場地中展開搏斗。
比賽開始前,相撲選手(力士)會以水漱口并向場地內撒鹽,這兩種舉動是凈化儀式,而比賽往往在數秒間就可分出勝負。選手們還會做出“四股(shiko)”的動作,即下蹲、拍手、雙腿輪流盡量抬高再踏向地面,以展示力量和靈活。
大相撲巡回賽每年舉辦6次(1月、5月、9月在東京,3月在大阪,7月在名古屋,11月在福岡)名古屋,11月在福岡)名為“場所(basho)”的賽事,每次持續15天,非常值得去觀賞。令人難忘的除了比賽場面之外,還有隆重的儀式。
6、京都藝伎舞蹈 ?
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如果藝伎舞蹈表演開始的時候你剛好在京都——通常是在春天,那么無論如何也要去看一次。很難想象有比這個更多彩、更迷人和更令人愉悅的舞臺奇觀了。
你可能會發現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特別生動的夢境里。當帷幕落下,華服與歌聲都已消散,藝伎的舞姿可能仍會令你回味數小時之久。
藝伎是日本古代延續至今的一種職業,主要是指宴席上為客人演奏三昧弦、跳日本舞助興的女性藝人。現今,藝伎行業變成了一種古典文化,作為京都的名片保存了下來。
說到藝伎,不得不提的便是浮世繪這門極具魔力的民間藝術,它不僅影響了西方的梵高、莫奈,就連魯迅先生也是它們的擁躉。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艷事與放蕩生活之意。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
江戶時代,描寫風景及百姓的風俗人情,主要是多彩的版畫被稱為“浮世繪”。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時描繪“浮世”的歌舞伎和花街柳巷的風俗。1670年菱川師宣將單一墨色印刷的木版畫賣出,故被稱為“浮世繪”的創始人。
18世紀中葉,由于歌舞伎的繁盛、木版技術的進步以及浮世畫深受人們歡迎,鈴木春信創造出彩色印刷的浮世繪----錦繪。于是以畫美女而聞名的大師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和喜多川歌麿先后出現。鳥居派與歌舞伎業緊密合作,為歌舞伎設計、繪制看板,直至今日,現代歌舞伎的看板仍保有當時流傳下來的風格。
東洲齋寫樂也是一位有名的繪畫家,他以高度的藝術性描繪出歌舞伎演員的表情變化乃至內在的性格,但他的作品在他自己的時代并不太受歡迎。
7、 ?歡樂的祭 ?
你可能把日本人看作是一個隨大流、墨守成規的民族。如果是這樣,你真該自己去驗證一下,去看看真正歡快的祭(mastsuri,節日)。
事實是:這些人知道如何真正放松。從大規模的節日,如京都的祇園祭,到小村莊的當地節日,都可能是你旅程的高潮。如果你被邀請參加,不必感到驚訝。
京都的“祇園祭”與大阪的“天神祭”、東京的“神田祭”被并稱為“日本三大祭”。京都的“祇園祭”每年從7月1日開始,為期長達一個月,是夏日京都最具特色的風情詩。以裝飾著日本的傳統工藝品山車為首,鷺舞等傳統藝能以及茶席,還有舞妓們艷麗的身姿,堪稱日本傳統文化總動員的華麗祭典。
祗園祭開始于869年,當時正值京都流行某種疾病,為了鎮服帶來災禍的幽靈而開始了這一祭典。所以祗園祭最早是在八阪神社的祭祀之中,將神靈移入神車並四處巡行的儀式為目的的。祗園祭的歷史延續千年,越過了戰火的迫害等重重難關,承繼至今。
整個七月的祗園祭,人們穿著簡便和服,赤足木屐,邁內八字碎步,手握團扇,在四條通鬧街,悠閑漫游,便是“祗園祭”的重要節目之一賞“宵山”夜景。
而另一個節目便是白天的游行,壯大華麗。所有種種,足見京都這個城市古典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良好交融。
傳統文化的完好保存,西方文明的適當攝入,是日本的立世之道。隨著文化和歷史的發展,島國生活的不安全感,這種細膩的審美逐漸沉淀到了日本的文化根基和情感基調里,形成一種完整而深刻的文化氣質。
尾聲 ?
以上是大白話為大家挑選的七個赴日旅行場景,沒一處都是構成日本文化和審美的基本要素,每次旅途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美妙插曲,這7個音符定能有助于你了解日本這段佳曲。
你去過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
——兔世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