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黃磊,你會想到什么?
《極限挑戰》里那個雙商爆棚得神算子?《爸爸去哪兒》里集嚴父慈母于一體的多多爸爸?或者烏鎮戲劇節的創始人?《暗戀桃花源》里的江濱柳?
黃磊身上可以說的標簽太多,隨便一個都能洋洋灑灑的成為焦點。而近期作為演員、歌手、老師的他開始不務正業——風風火火的當起了廚子。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人都知道,在眾多爸爸中黃磊是最會做飯的那一個。即使在食材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做的風生水起,讓不少迷妹們驚呼:你家還缺女兒嘛!讓人好不羨慕多多。
自從當上了廚子,黃小廚便是黃磊對自己的稱呼,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他心目中父親才是那個真正的大廚。
在黃磊考電影學院的那段時間,父親先是送他去考試,然后再騎十幾公里回家做飯,等到黃磊考完出來就能看到遠處抱著保溫桶的父親,1990年的北京還沒有霧霾,“他把親手做的飯菜一樣一樣擺在草地上,看著我吃完。就這樣我進到了電影學院,就這樣我一點一點記住父親的味道。父親給我的傳承,有藝術的傳承,也有那些美食味道的傳承。”如今為人父、為人夫的黃磊也希望通過做飯讓孩子們記住他的味道。
一簞食一瓢飲,這其實是生活中最日常的小事,同時也體現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美學。“記憶因為某些細節才得以清晰地存留,是顏色、是氣味、是味道,具體到某一天天空和樹葉的顏色,具體到某一天吃過的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滋味,這邊是舊時光留給我們的線索。”那些被稱作“吃貨”的人應該感到開心,無論在任何失落、悲傷甚至覺得自己挺不過的時候,你們還有食物作為陪伴,雖然“食物無法幫你真正解決煩惱,而你內心深處其實一直都知道,你只是需要這一餐飯的放空。”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我們需要足夠多的熱量才能挺過去,有太多食物可以選擇,快跟著黃小廚一起在廚房里學做菜吧!趁著春節小長假,挽起袖子親自動手,讓自己成為那個別人羨慕的“會做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