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天氣晴
圖片發自簡書App
情景再現:在新華書店。“媽媽,買這本吧!”5歲小男孩抽出一本《壯觀的建筑工地》,征求著媽媽的意見。
“這本書啥用啊?”媽媽翻了幾頁,這本書顯然沒過她這關。“拿這個吧,能學不少呢。”媽媽遞過去一本有些厚的《認標識》,小男孩沒有任何反應。“那你想拿哪本?”媽媽的態度有些軟了。小男孩抽走了一本帶漫畫插圖的《史記》和那本《壯觀的建筑工地》。而到了結賬的時候,《壯觀的建筑工地》卻變成了一本汽車卡片……
“孩子想要看的”PK“父母給選的”,這一幕在許多書店不時上演著。家長到底該為孩子買什么樣的書?
如今,與孩子一起逛書店成為了家長的樂事。他們或是穿梭于各個書架,為孩子挑選圖書;或是跟在孩子后面,為孩子挑選的圖書把關;或是拿著一張書單,按照上面所列選書……
那家長們挑的書是適合自己孩子的嗎?
我們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選擇不同的書籍讀。比如兩歲孩子讀的圖書應該以圖和聲音為主,集中開發他們的感官和常識,建立對于生活的初步認識。3歲以上就要突出科普和心理教育,開闊孩子的知識視野,同時養成他們健全的人格。很多家長以父母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父母想讓孩子去干什么,根本不考慮孩子能干什么、能成為什么、喜歡不喜歡。甚至有的父母讓孩子替自己實現自己未盡的理想,完全背離孩子的天性。
我們要遵從孩子天性 提倡親子閱讀。親子閱讀給父母與子女之間提供一次親密溝通的機會。不管平時多忙,都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傾聽孩子講述書中的故事,這是誰也代替不了的。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個特別重要。一般情況下,買書一定要帶著孩子,因為孩子的興趣就是他(她)天性的表露,一定要遵從孩子的天性。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選擇一本好書,可以相伴終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