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文字:諾塵
既然只有一天,也就意味著要抓緊時間。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我便背上包啟程。因為山下山上的溫差較大,我穿了一件很厚的衣服,但即便如此,剛出門的我也被清晨的涼氣打了個透骨。
由于住的酒店離換乘車站不遠,我便選擇步行前往。本以為我到達換乘車站的時間應該很早,卻未曾想,仍有許多人已經在我的前面。這讓我暗自慶幸并未在旅游旺季前來,否則想必從山腳便會是舉步維艱。
由于上山都是盤山公路,很多都是急轉的U形彎道,沒經驗的司機很容易發生危險。所以要想上黃山,必須要乘坐山腳下換成車站的車,不管你是否自駕前來。
到達換乘車站后,會有兩個出發點的選擇,一個是前山的慈光閣,一個是后山的云谷寺。
一般早上便開始啟程游覽黃山的,基本一日游居多。因為相較前山而言從后山向上爬會相對平緩一些,也就相對節省體力,所以大多數都會是選擇后山上,前山下這樣一個路線。也就是說一般早上選擇云谷寺作為開啟黃山之旅起點的人會比較多,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順利地乘上車,大概不到半個小時的車程便可到達云谷寺。
山路坡陡,且多為回轉,但哪怕司機師傅都是老手開得很穩,道路也修建的很好,在車里也是不甚舒服,所以建議暈車的人,提前有個準備。
到達云谷寺,便可在旁選擇乘坐云谷索道上山,當然也可步行,但因為步行路線景色寥寥,且耗費體力和時間,莫不如乘坐索道。
一個索道廂內可坐6人,與我同廂而坐的是幾個大娘,應該是旅游和攝影的發燒友。通過簡單的聊天了解到,這是她們第三次來黃山,前兩次天氣不好,未能盡興,這一次碧空萬里,當真是足了她們的心愿。
當天,黃山上空確實很晴,這對黃山來說,著實是難得的好天氣。記得曾聞,黃山一年365天,有300多天都在下雨,這樣一來,就足以見得晴天是老天對當天在黃山旅行的人是多大的眷顧。
看得出她們確實很是開心,在索道內不停的驚嘆,手中的相機也是隔著玻璃對外面的景色不斷地按著快門。看著她們如此的樣子,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她們對景色的欣賞和由此而感到的喜悅十分純粹,這強過太多的人,感覺應該也強過我。
下了索道后,我來到緩臺的欄桿邊上,放眼望去山內的景色,確實有種巍峨的美感透過眼睛直達心里,讓人頓生豪邁之情。
這不是平常所見那種由細節精琢的美,而是一種整體的、輪廓的美,這種美讓你無暇關注角落,而是把眼睛放空,恨不得盡收這種大氣于眼底。
在這群山之間,足以讓人拋卻山下的煩惱。這般磅礴之下,人總是太過渺小,那人所有的煩憂也自無謂多言。
我拿出相機各種角度拍攝了一番,卻終發覺,難收盛景,這讓我不免遺憾。
看著身后人陸續增多,我只好收起感慨,疾步前行,避免被人群裹雜其間,再好的風景,人一多,總覺得會破壞了意境。
我第一個前往的景點是始信峰,這一處峰頂并不高,但于此處瞭望遠山,卻也獨有一番韻味,山間多少有些迷霧,層巒之間被云霧膩滿,似有波瀾之感。始信峰當時游人不多,一人盤桓后處于其上,憑欄遠眺,頓覺蒼茫。環顧四周,似有獨秀蒼穹之感。
下了始信峰,再一路前行,便來到了黑虎松,黑虎松是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相傳是古時有一高僧路過此處,突然看見一黑虎臥于松頂。轉眼間,黑虎不見,高僧近瞧,發現一個古松蒼勁雄偉,松冠濃黑,似一黑虎臥眠,便取名為黑虎松。
此松周遭再無大樹,其獨豎其間,確感不凡。
距離黑虎松不到一里的地方便來到了北海賓館,北海賓館始建于1958年,近幾年進行了翻修,如想于黃山觀看日出,可在此住下。整個賓館看上去并未有多豪華,但于黃山之上,能建如此大型賓館,也著實不易。
在山路上行走時,可頻繁碰到黃山的挑山工,肩挑重擔,行于山路之間。想來當年修建黃山石路以及這些建筑,也應該是由挑山工,一步一步將這些物品挑將上來。徒手行走其間,仍感不易,更何況他們身負重擔。
在這里也要多說一句,去黃山游玩時,盡量要將自己所產生的垃圾收拾好,在離開時一并帶走,雖然黃山路間不時便有可扔垃圾的地方,但因為山行不易,這些都需要挑山工一個個的拾起再挑于山下,移情想之,還是自行帶下,更為方便。并且切忌隨手亂扔垃圾,因為扔時很容易,但在山上想要再拾起,卻十分難且險。所以舉手投足,還是要多顯品德方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