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讀者,我不知道怎樣形容我對蕭紅的感情,可是她才是民國才女中最讓我心疼的。
最初對她的印象便是學過她的《呼蘭河傳》,直到去年看了湯唯主演的電影《黃金時代》,觸動我的心弦,我便沉淪她短暫而又極其精彩的生命故事中,久久不能脫身。
生存在動蕩的戰爭年代,生活在冷漠的家庭環境中,她嘗到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可是,她卻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渴望。我感慨一個女人積極奉獻自己的力量捍衛國家。當然,蕭紅是一個作家,反映她身份的必然是她的作品,這個命途多舛的女人用她的筆桿子證明了她的赤忱之心。或者,當時蕭紅熱愛的并不是文學,而是一種不妥協的精神。
一生顛沛流離,感情崎嶇。我在心里默默禱告,愿下一生她能被珍惜,被呵護,被疼愛,被捧在手掌心。繼和陸振瞬分手后,蕭紅困頓不已,再遇汪恩甲兩人在一起,無奈世事難料,汪恩甲消失后,獨留身孕的她被扣留在旅館中。可想,生活肯定暗無天日。這時,她遇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蕭軍。二蕭的故事人盡皆知,可是二人并沒有完美的結局。最終蕭紅和端木喜結連理,直到生命的盡頭。每個女人都想要一段穩定的愛情,也許正因為蕭紅極少受到家里的呵護,所以她才更加渴望愛情。可是始終并沒有一個男人窮其一生守著她,她只能堅強的一步步走下去。這是她的悲哀,也是她最讓人心疼的。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個場景,蕭紅挺著一個大大的肚子跑到渡口,當時她滑倒在地上,想爬卻爬不起來,那種無力的掙扎。我看到她眼睛里的絕望,同時也看到她身體里燃燒的火焰,因為她是蕭紅,她要更努力去斗爭。從哈爾濱到上海、日本、武漢、重慶、香港,在每個時段都是她奪目的一頁,用力的成長。
當我讀完《蕭紅傳》時,基本每一章都是冷色調的,然而她和魯迅先生之間的故事是最暖人心的。兩人之間師徒情深,在蕭紅的寫作上,魯迅先生給予她很多的幫助,待她如親人,讓蕭紅感受到家得溫暖。自然,蕭紅對先生也是用情至深。當她在日本聽到先生逝世的消息,她痛心疾首,渴望回到祖國為先生吊唁。在之后的寫作中生涯中,魯迅先生對她影響之深。
在蕭紅的31個年頭,生命噶然而止,是嘆惋,是惆悵……一代才女消香玉逝。但我總覺得她還存在于人間。她沒有林徽因的生活美滿,也不如張愛玲愛恨分明,更不敵陳衡哲的為人處事。但是她以自己獨有的方式獨立于人間,注定成為一個傳奇。
時光的洪流緩緩前進,鏗鏘玫瑰早已將香氣撒遍時間每個角落。我愿燃盡蕭紅的品質,舞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