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自媒體的元年,那時候即便是一個搬運工,每月的收益也是相當不錯的,近期,不少自媒體作者都在抱怨,創收越來越少了,視頻基本不給推薦了,腫么辦?...
特別是今日頭條,同樣一個視頻內容是杜絕舊聞重復,推薦機制也有自身的算法,而機器推薦就是無需用戶搜索,通過刷新拉取出來的內容。每當你打開app,推薦的基本都是舊聞重復,我相信你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卸載干掉它,其實這只是自媒體平臺洗牌的一個過程,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自媒體平臺扶持原創的核心。
本人入駐自媒體領域科技-互聯網,其他平臺基本一致,主打網絡技術,無論是技術文章還是視頻混剪,只要有借鑒之處拿來直接干,運營過程中偶爾穿插些入駐類別以外的視頻、音樂MV、搞笑、段子等,黃而不色但杜絕標題黨,用意很簡單,猛戳用戶的好奇心。
視頻原創,掐頭去尾分為三個流程,腳本、拍攝和后期,作為一個鍵盤在手天下我有的屌絲來說,腳本可以自己寫,后期可以自己剪,但是拍攝呢?
難道架個手機?服裝用床單?道具用鍋蓋?燈光用手電?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真人解說,解說情感,解說游戲,解說電影,解說娛樂圈,牛逼點兒的也可以解說歷史。
一個熱度的腳本是推薦主題的關鍵,有了腳本然后就是尋找素材,腳本素材到位后,框架工作基本已經定性,后續的流程也都仍忍而解。
如果沒有團隊,只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單打獨斗,即便你有C919轉向燈改裝的技術,又怎么與那些大V去PK?
首先忌諱跟所謂的大V同處一個領域,勿選吐槽的,因為已經有了papi醬,勿選配音的,因為已經有了胥渡吧,勿選電影的,因為已經有了谷阿莫,越是難把握,越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