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際,感冒頻發,在這一階段孩子是最容易生病去醫院的。可這也往往讓家長大傷腦筋——孩子明明難受得話都不想多說,看到護士的針筒居然又擠出了力氣嚎啕大哭;十分鐘前吃東西還嚼得很香,十分鐘后要吃藥,小嘴巴卻閉得嚴絲合縫;好說歹說終于答應了去看醫生,結果還沒進醫院大門就抱住大腿不松手……看著孩子小臉蒼白蠟黃,還是不肯打針吃藥,當爸媽的又生氣又心疼。
那孩子抗拒打針吃藥怎么辦呢?家長需要記住6個字:可以哄,不要騙。
1、“可以哄”——這說的主要是兩點:
1)制造輕松的氛圍。
哄孩子打針吃藥是一場持久戰,要拿出百分百的耐心,在吃藥的前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就要開始準備,緩和他的情緒,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說“要吃藥咯,吃掉這兩個小藥片,咱們的病就好了,就又能出去玩嘍!”哪怕一會兒孩子只吃一口,慢慢的也喝完了不是?
2)為孩子做“心理準備”。
您可以提前和孩子說:“因為你生病了,所以需要打針吃藥。打針可能會有一點疼,但不會很疼,你忍住數五個數就好了;藥呢,可能會有一點苦,不過一口氣吃掉,然后再喝一大口水,這樣就沒那么苦了?!?/p>
2、“不要騙”
這說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犯的一個小錯誤:哄騙孩子“這藥一點也不苦”、“打針不疼,就跟蚊子叮一下似的?!钡⒆佑植簧担@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就不好用了。甚至可能會由此讓孩子喪失了對家長的信任。
3、除了以上的“六字真言”,您在平時您可以多給孩子讀讀關于生病看醫生的繪本故事,挑選一些聽診器、針筒這類玩具,玩玩扮演醫生護士的游戲,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認識、熟悉醫療器具,了解看醫生、吃藥、打針是為了身體健康,也能減輕對打針吃藥的恐懼。
在《歪歪兔情智樂園》家庭早教包中就有這樣的童話故事:歪歪兔生病了,又得打針又得吃藥,她有點害怕。但醫生告訴她:針筒看起來很可怕,但其實是魔法鑰匙,只要扎一下,就能變得健康又有勁;藥水看起來有些苦,但其實這是魔法藥水,喝下去就能變得勇敢起來……
4、如果您迫不得已,強行喂藥,那就一定要撫慰孩子的情緒,并且在孩子恢復平靜后為他總結“你看,雖然藥有點苦,但一仰頭就喝下去了”。孩子病好后也要及時總結:“寶寶好得這么快,是因為打針吃藥呀。”
所以,當孩子生病不肯打針吃藥時,您一定要記住這六個字“可以哄,不要騙”,并且及時為孩子做語言總結,多喝孩子講故事、做游戲。這樣,孩子就能慢慢地開始接受打針吃藥了。
《一打針就哭、一吃藥就鬧,家長需要謹記6個字》系歪歪兔幼兒早教原創內容,歡迎轉載。原創光榮,抄襲可恥。在轉載時請保持全文完整,并注明原作者——歪歪兔情智樂園。對于構成盜用、剽竊及其他侵犯我方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我方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