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下Bucket List的那一刻起,便產生了立即行動的沖動,是的,有那么多值得做的事,為何不盡早開始呢?
清單行走類的第一站是稻城亞丁,兩年前錯過的行程今年可否成行,我只需要一個旅伴即可,幸好有秦小姐答應同行。稻城亞丁位于四川西部,故將此行定為西南偏西。
2018.5.31.
為了在有限的假期里能夠深度游覽目的地,我們決定經成都飛稻城。成都飛稻城的航班都在早上,最晚一班7:25,我們必須在成都住一晚。這便留出了半日游覽成都的時間,同事Paul推薦了四川博物院,正合我意。
當日飛機延誤,不過有舊同事帥哥接機并送去博物院,很有點回鄉游的感覺。
四川博物院之青銅器館/張大千館/工藝美術館
巴蜀青銅器館內有三件鎮館之寶,其一為下圖的象首耳獸面紋銅罍(lei),西周時期祭祀器物,上部為頭盔狀蓋,中腹部有兩大兩小的象首。據解說,公元3000-1000年前,長江流域氣候溫暖,多雨林,有出土的象牙為證,故古人以象首制器是有原因的。
第二件鎮館之寶為下圖的牛紋銅罍,商周時期器物。兩側雙耳為牛首,但牛身是連在罍身上,栩栩如生,可以近看,上面的蓋子是個倒扣的銅豆(高腳盤子),也有四只小牛。
這件小銅器,夠奇特的,渾圓天成,好似天文儀器般。
第三件鎮館之寶為嵌錯樂宴攻戰紋銅壺,細看壺身上有很200多人物,根據白描拓圖顯示有采桑射箭場景,歌舞宴席,水陸爭戰場景,狩獵場景等,如此精致的嵌錯工藝,嘆為觀止。
下面兩件青花陶瓷,圖一被它的壺柄和壺嘴的龍形驚艷到。圖二被它的杯和盤的契合所折服。
張大千館內的珍品臨時送展到故宮博物院了。下圖只選取了他的一張敦煌壁畫草圖和完稿的比丘圖,其后是他的書法對聯和鶴峰鳳對弈圖。
何日得此境界才有真自由
工藝美術館內的兩件漆器
雙面繡的蜀錦,薄而透光,卻是貓狗互不干擾,各自生輝。
玉雕的白菜和蘿卜,讓我想起臺北故宮讓人排隊觀賞的玉雕大白菜,后者完美無瑕,而前者卻是生動逼真,連菜葉上的爛孔,小甲蟲,菜幫子上的小須都在,蘿卜上趴著的小白菜和蟋蟀就象剛從菜地里拔出來放院子里。
象牙雕的仕女,眉清目秀,十指纖纖
藏傳佛像館入口
晚餐帥哥帶我們去的“麻辣空間”,秦小姐沒聽清,以為餐廳名為“麻辣坑爹”,很是驚訝了一番,讓我們也歡樂了一回。
照顧我點的是清湯鴛鴦鍋,辣鍋里是微辣的紅油,鮮牛肚超級好吃,黃喉、豬腰、午餐肉、鮮海帶、黃瓜、布丁等等都好吃,終究是吃撐了,回到酒店先在樓下走了一圈以便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