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收到西安九十中學的信,是文友文彥群寄來的。我以為是他辦的校報,拆開后才知道,是一本書,書名《師恩難忘》。書很薄,只有67頁,西京文叢,無書號,是自印本。一般的自印本質(zhì)量稍差,但這一本《師恩難忘》無論裝幀、還是排版,都是很不錯的,可以說,相當精致。
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最關(guān)鍵的是,內(nèi)容非常好,文兄寫得認真,他是用心寫作的,這一點,是最令人敬佩的。
他的文章最大的特點是真誠,沒有一點虛偽的東西。前幾天,詩社群討論,有人認為,不管是寫詩,還是寫其他文體,真誠最重要,其次是技巧。一個人沒有真誠,就肯定寫不好任何東西。我表示非常贊同。我說,真誠加技巧,就是好的詩,好的文章。兩者相輔相成,而真誠尤其重要。
可以這樣說,真誠的文字是最感人的。文彥群兄的文章,這一點非常明顯。他是個孫犁研究者,資深犁友,圈內(nèi)影響很大。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受孫犁的影響很大。
收錄在《師恩難忘》中的文章,約有20余篇,有的是多年前的舊作,大部分都是近年所寫的新作。文兄筆下的老師,有大學、高中、初中、小學的班主任,以及各科的任課老師。這些文章的共同之處,是真實,寫老師的長,也寫老師的短,有血有肉,很感人。
某些細節(jié)的描寫,看過后,印象很深。如歷史系副主任何志虎,不修邊幅,印象邋遢,穿過時且舊得發(fā)白的中山裝,課講得津津有味,緊要處用衣袖擦黑板。寫歷史課老師袁智天,右手一拍大腿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左手一拍大腿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還有劉環(huán)赤、劉金會、王衛(wèi)峰等幾個老師,都寫得很生動。
小學時代,只寫了一個文中貴,他與文彥群同村同姓,是出了五服的遠方本家。他是幼兒園的老師,有殘疾,文化程度不高,后來精簡被辭退。后來病死。可以說,這種文章,神似孫犁。寫小人物,寫普通人的生存狀況,看似不動聲色、漫不經(jīng)心,其實,很耐人尋味。
我與文兄,應(yīng)該說,是比較熟悉的,我們曾有過很多交流,他是個重情誼的人,愛憎分明,敢說真話,也就是說,他是個有思想、有個性的人。這方面,值得我學習。他是用心在寫作,這個用心,除了認真這一層意思,最主要的是,他是用一片赤誠之心在寫作。
我們交往有幾年了,但至今未見過面,沒有合適的機會。我的侄女在西安體校讀書,如有可能,會讓她代我去見一下文兄。這是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