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導向行為 順利達成目標
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練習,掌握自我分析的技能,從而實現自己最初設定的目標。
1. 正確的自我認知
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某些行為歸結為不可動搖的個人品質,這是一種錯誤的自我認知。人的行為其實是隨著情境的改變而改變的,大家都忽略了不同的情境對自己行為的影響。
奧德修斯綁住自己抵抗“水妖誘惑”。正確的自我認知是進行有效自我調節的關鍵。只有正確認識到特定情境對自己行為的影響,才能提前做出準備來防止自己不希望看到的行為發生。
2. 如何利用科學的方法快速認識自己
自我認知是成功改變自我的關鍵,但絕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自己,這時候就需要用到系統的自我觀察技巧——記錄結構化日志。
二 關于建立行為
任何改進計劃都涉及新的行為的建立,而建立新的行為通常會用到以下四種方法。
1. 用積極的自我陳述代替消極的自我陳述。在消除不良習慣的過程中,立即建立新的替代行為是必須的。因為新的積極行為的建立會自動抑制那些不良思想和行為。
2. 進行想象預演
研究表明,想象事件及行為能夠對真實行為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想象事件及行為能夠為我們所控制。
3. 模仿榜樣
由此可見,模仿榜樣的行為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技能,還會間接地增強我們對自己的預期。
4. 塑造法,逐次逼近
由此可見,無論我們的目標行為是什么,我們都應該預料到,第一次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我們需要利用循序漸進,逐次逼近的矯正方法。
三 關于強化結果
對自己新建立的行為進行強化管理,保證自己能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完成自我矯正計劃。
1. 尋找強化物
2. 別通過“懲罰性”行為來激勵自己進步
因為任何一種懲罰都會對一種行為增加厭惡的刺激,而且單獨的懲罰不會培養新的行為,僅僅依靠懲罰的計劃大多都不會起作用。最好的辦法是對自己進行適當的獎勵,對自己進行積極暗示,培養自己積極的自我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