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時尚職場大片《穿Prada的女魔頭》上映,至今,已走過10個年頭。有多少人像我一樣,高中里懵懂閱片,腦中從此留下對時尚最粗淺的印象,10年過后,有人工作小成,有人應屆畢業,有人在其他道路上朝著米蘭達一般的頂尖階層邁進。
我太熱愛這部影片。熱愛的緣由就不贅述了,從彼至今,也看過無數或褒或貶的影評,看過許多因片衍生出的職場道理、人生選擇。今天的我,成為一個剛從高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不足半年的職場新鮮人。我有意識地重新翻出這部影片,從中獲取片刻輕松愉悅,也從中獲取職場處世的共鳴。
果然,好的片子,常看常新。曾經從未留意的這些細節,配合著工作小半年的心境,像投射而來的飛鏢,刺入我心。這些細節,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曾經忽略,而今身份變化,會多一分切身的感慨?
一、工作好習慣:及時最小化和清潔的桌面
Andy上班的第一天,Emily在抱怨她慢手慢腳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是找Miranda的,Emily掛下電話、敲完電話記錄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將屏幕中的文檔最小化。
短暫到不足一秒的屏幕畫面,直到這次重溫,才有耐心來琢磨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細節:時刻保持文檔頁面最小化,是嚴謹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這可能不是個多么稀奇的感慨,然而作為職場新人的我,有好多次卻逆勢而行。
上班中途因接到電話下樓取快遞,或出去上衛生間,還刻意將某個工作文檔打開在屏幕上,以示“本人正在工作狀態”,掩飾著中途抽離而產生的或大或小的心虛。
殊不知,嚴謹的工作習慣并非假裝出來的。及時最小化是一種最基本的工作信息保密原則,也是防止別人意外觸碰鍵盤,不慎改寫內容的保證。
如果這一點太過細小,不足以入習慣良好的你的法眼,那么最小化后,Emily電腦桌面的空曠清潔,是不是也值得我們反思?至少,在我好多同事的電腦桌面上,文件早已經堆疊滿溢,毫無空隙了。
在繁忙的工作中,能騰出時間來整理桌面,保持電子設備的面目清潔,不也是高效工作的一個體現嗎。
?二、新人大忌:自作聰明
Andy的“自作聰明”在片中體現最淋漓盡致的一回,就是Miranda借用“藍色腰帶”為她科普了一出“天藍色時尚史”的嘲諷相聲。Andy直言不諱兩根藍色腰帶相差無幾,卻不知這正是熱衷摳細節的時尚界人士最關心的所在。
但是,Andy在上司精心進行挑選的時候笑出聲,且直言不諱兩根腰帶所差無幾,這個在情節上還是太“電影”了。現實中,我想大多數實習生還是一個謙卑、盡量不說也不要說錯話的心態吧。
因此,在我看來,和Andy的“自作聰明”與國內現實最相符的情形,是在影片15分8秒處——
Emily離開,去設計部送“樣書”的時候,Andy接到了上崗后的第一個電話。
在之前Emily接電話的時候,我們看到Andy已經在念念有詞,跟著學習回答的套路了。但是影片中,Emily接電話時原話為——
但自作聰明的Andy就是忍不住要在細節上做一些“無傷大雅”的自主變更——
解釋完以后還不忘翻一個白眼。意思是:人家明明說對了,干嘛非要人家說得那么清楚啊。
事實證明,你還真得說得清楚一點。別自作聰明,也別獨辟蹊徑。
這只是影片中小到不能再小的一個細節,但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我想應該記住:
剛來,就好好學,依樣畫葫蘆上手了再去談創新。
不然,別人早已習以為常的固定工作模式,憑什么要依你一個新手的、可能失誤的判斷而改變呢?
三、直言不諱真的好嗎?
為什么《甄嬛傳》也被奉為職場生存寶典?那是因為宮里的人,明明各懷鬼胎,卻又曲意逢迎;很多情誼真假難辨,目的云遮霧罩,要想保全自身,還得懂得去偽存真。
“存真”是一個目的,實現目的的過程要靠“去偽”。什么意思?就是說,平常還是“偽”的多,把“偽”剔除剝盡了,真就留下了。而不是說,“真”像一根柱子,一開始就直挺挺立在那兒。
要不,這戲,怎么演下去?
Andy有時候說話,就很像一根柱子,很真,很木。
比如她在食堂買午餐的時候,對Nigel說——
直白到讓人覺得“確實只有電影里才可能出現這樣的對白啊”。
即便我們的心是功利的,我們獲得這份實習只是為了美化個人簡歷,有一個正式求職時更說的出口的履歷,但在實習單位,在同事面前,如此直言不諱,真的好嗎?
至少我是不敢。
當然,可能國情不同。
但也覺得,對即將求職、或者正在求職實習期的國內同學,這樣的直腸子不一定是好事。
在說話婉轉、講究語言藝術的中國。
可即便是老美,Nigel不也緊接著用“內在美”反諷了Andy的自以為是嗎?
在你沒有深入理解一個行業之前,不要用先入為主的觀念,借著否定它存在的意義,去標榜自己的清高。(看看上圖中,左一回頭的女演員,那個不屑而嘲諷的眼神吧)
四、同事被批評了,請躲遠一點
這并不是說,同事有難,我就應該避而遠之,甚至落井下石。
而是在同事被上司批評的現場,如果偶遇,應當自覺避嫌。
這個道理其實一點不難懂,本也毫無感慨的必要。但在讀研期間,我卻偶遇過一些好事的、不識相的同學。但凡遇上有老師在批評學生、但凡遇遇到某長輩教育晚輩,就帶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姿態,津津有味地圍觀。
片中,Emily扮演了一個這樣的角色。因為角色定位,本來Emily就挑明了對Andy的不屑,這樣做也就無可厚非,只是,現實中遇到這樣的人,真的可以忍住不朝對方說一聲Bitch嗎?
不要在別人失意的時候,站在別人身邊,盡量當做沒看見,這才是成熟的表現。
仍會感慨,老外的求職道路真是不同國內,優秀的實習平臺居然還能由Boss親自反饋推薦意見給下一家單位(這可能也就是為什么Andy之前敢大大咧咧說“我不會一直在時尚界”的緣由),大家的利益關系特別明晰。也可能是我太過屌絲,沒有遇到過這樣好的實習機會,所以不知道國內也或許存在這樣的推薦機制吧。
說了很多,似乎職場處處有心機,每每遇埋伏。但事實證明,Emily和Miranda本質上都是善意之人。Emily瘸腳時,知道Andy要送她巴黎秀豪華時裝時,微微返潮的眼;Miranda對Andy那封“霸道總裁”式的推薦信……
職場雖艱辛,人情總溫暖。工作雖是大事,說大了大,但說小也是很小的。
短暫的職場交匯,不論是彼此光芒輝映,還是你我競爭廝殺,走出這個門,天地豁然開朗,大家都不過是蕓蕓眾生的一份子。
所以,再多艱難,也要像感冒時候的Emily一樣,不斷重復那句經典魔咒——
I?love my job. I love my job. I love my job…
要記住。熱愛工作,本質上,是因為在熱愛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