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意中在喜馬拉雅聽書上聽到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真是不錯。
在這本書里我們能學到什么?
一、認識苦
人生八種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不欲臨。逃避痛苦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承認痛苦就能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當中。寂天菩薩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有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二、克服恐懼
客服恐懼有兩個辦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了解恐懼無常的原因。面對無常,觀察它,你才會發現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會生病、經歷挫折、沒有安全感。熟悉無常令我們內心真正放松而開闊。
三、人身難得
佛經上說,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樣廣闊的海洋上,漂浮著一根木軛,上有小孔,海底有只盲龜,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龜浮出海面把頭剛好撞進小孔中的幾率,比我們獲得人身的幾率還大。
四、感受安樂
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墻的做法是徒勞的,徒勞帶來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注意觀察你的各種情緒,能夠幫你安住在負面情緒中,而不是壓制它,這能幫我們培養菩提心。
五、學會自律
我們若真心替別人著想,首先須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想開一點,不強化對事件和情緒的負面認知,不在心里編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不讓自己沉浸在對人對事無益的想象中。
六、學會出離
自以為,割離了我們與當下,還使我們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別人。自以為,有時表現為自卑。習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改變習慣就是出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