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加強農村黨員管理,筑牢鄉村振興“紅色堡壘”
? ? ? ?農村黨員是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先鋒隊”。隨著農村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的深刻變化,部分農村地區存在黨員年齡老化、教育管理松散、作用發揮不足等問題。如何加強農村黨員管理,激活基層黨組織的“神經末梢”,成為新時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
? ? ? ?嚴把“入口關”,優化隊伍結構。農村黨員隊伍活力不足,關鍵在于源頭培養不夠。一方面要注重從返鄉創業青年、致富能手、退役軍人等群體中發展黨員,打破“論資排輩”現象,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要建立動態考察機制,通過“群眾推薦+組織考察”相結合的方式,確保發展對象政治過硬、能力突出。例如,一些地區推行“黨員積分制”,將參與村級事務、帶動群眾致富等納入考核,從源頭上提升黨員質量。
? ? ? ?創新教育形式,破解“學習難”。農村黨員居住分散、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傳統集中學習模式效果有限??梢劳小熬€上+線下”雙平臺:線上利用微信群、短視頻等載體推送“微黨課”,線下通過“田間課堂”“院落會”等形式,用方言土話講政策、用身邊案例講理論。例如,某地開設“紅色喇叭”廣播站,每日定時播報黨的政策,讓老黨員、農忙黨員“隨時隨地學”,有效提升教育覆蓋率。
? ? ? ?強化作用發揮,杜絕“隱形黨員”。黨員管理的關鍵在于“管用結合”。要設立“黨員責任區”,明確在矛盾調解、產業幫扶、環境整治中的職責,通過“設崗定責”讓無職黨員有舞臺;同時完善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黨員給予榮譽表彰或政策傾斜。如某村推行“黨員聯戶”制度,每名黨員結對5—10戶群眾,定期走訪解決實際困難,真正讓黨員“亮身份、作表率”。
? ? ? ?加強農村黨員管理,既要“嚴”字當頭,也要“實”字托底。只有將教育、監督、服務融為一體,才能讓農村黨員從“被動管理”轉向“主動作為”,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唯有如此,黨的根基才能在廣袤鄉村扎得更深、更牢,凝聚起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新隆鎮人民政府 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