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藥】缺鐵性貧血?

wuli小侄女鎮(zhèn)樓↓

驚聞小侄女檢查微量元素時,出現(xiàn)缺鐵的現(xiàn)象。印象中,小侄女之前也檢出過缺鐵,但尚不明確是否貧血。

微量元素檢查報告.jpg

于是乎,幾個問題就冒出來了:

  1. 缺鐵是怎么回事呢?

  2. 缺鐵是不是就一定算貧血?

  3. 如何補鐵?

帶著這些問題,我找到了兩本書:《貧血診斷學》和《貧血科學的防治新理念》,并就相關章節(jié)做了一些摘錄。

貧血是指人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于正常范圍的一種臨床癥狀,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表示。它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臨床癥狀,根據(jù)不同的發(fā)病特點,具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臨床上主要以貧血發(fā)生的機制和病因分類。

急性大量出血、慢性小量出血及兒童生長期、婦女妊娠、哺乳期得不到鐵的額外補充等均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鐵缺乏的病理生理過程

機體內(nèi)鐵主要分為儲存鐵、血清鐵、幼紅細胞鐵、酶鐵四種形式。鐵流失可分為以下過程:
1 當儲存鐵耗盡,未表現(xiàn)血紅蛋白下降、紅系細胞形態(tài)變化,是為儲存鐵耗盡階段,也稱為隱形缺鐵;
2 血清鐵減少,一般不表現(xiàn)為血紅蛋白降低,稱無貧血性缺鐵;
3 當鐵缺乏影響到幼紅細胞鐵時,血紅蛋白開始受到明顯影響,并出現(xiàn)低色素小紅細胞(此時Hb幾乎降至90g/L),為典型缺鐵性貧血。 (1、2均為缺鐵性貧血的前期表現(xiàn),一旦血紅蛋白下降即為輕度缺鐵性貧血。)

輕度貧血:Hb<120g/L(成年男性標準;少見);
中度貧血:Hb=61-90g/L;
重度貧血:Hb=31-60g/L;
極重度貧血:Hb<30g/L(少見)。

缺鐵原因.jpg

如何補鐵?

通常因食物中攝入不足導致的缺鐵較少見,然而在嬰幼兒與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期,婦女生育期、妊婦和哺乳期則很容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鐵“供求”

補鐵食物選擇
★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血、烏賊、蝦米、蛋黃、芝麻、海帶、木耳、紫菜、香菇、大豆、腐竹、大棗、葵花籽、核桃仁等。
★應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綠色蔬菜、橘子、柚子、檸檬、番茄等,有助于鐵的吸收。
(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鐵易于吸收。正常人對某些蔬菜中的鐵吸收量只有1%,而對肉類中的鐵吸收量可達10%-25%。)

PS:鐵鍋也是有益處的。

食物含鐵量.jpg

★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應飯后服用)后,網(wǎng)織紅細胞在3-5天后起反應,通常在7-10天達到高峰,可在原來水平上升3-8%,但很少超過10-15%,兩周后降至正常。血紅蛋白隨之逐步上升,貧血癥狀逐步改善至完全消失。這一反應的敏感性常與血紅蛋白降低的程度有關。

結(jié)合醫(yī)學生同學的意見:小侄女不太算缺鐵,距離下限還是很近的。因此,飲食上注意即可。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