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窗戶太小。而且整個城市的窗戶都是上下打開,縫隙很小,連頭都伸不進。現在國內已司空見慣,慕尼黑德語的意思是“僧侶之地”,窗戶上下開,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窗戶打開進不了人,一定是來到了德國的慕尼黑。這個城市的窗戶不是左右開,而是上下開的一個很小的縫,不知何故,導游也說不清楚,全打開人也進不來。我們分析可能一是防盜二是防雨。上下開窗,上面朝里,開著窗戶雨水也進不來。
慕尼黑是美麗的巴伐利亞州的首府。這里早在12世紀是愛爾蘭僧侶的定居點。“慕尼黑”在德語中的意思就是“僧侶之地”,因此,慕尼黑的城市標志就是一個小和尚。不知慕尼黑的窗戶是否與僧侶之地有關。
聽說很多杰出人物到此游歷而獲得靈感,列寧、福特、拿破侖、歌德、莫扎特、易卜生等都到過慕尼黑,我們也慕名而來,也想獲得一點靈感。這里還是施特勞斯和希茜公主出生地。不知是不是慕尼黑的博物館多、噴泉多、雕塑多和啤酒多,這“四多”的文化、生活環境孕育了他們。
我們來到慕尼黑首先來到馳名世界的寶馬名車的總部,在這個象征著導彈捆幫式助推器大樓前照了幾張照片。這個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今天的以高級轎車為主導,并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他的藍白徽標象征著藍天白云下飛速旋轉的螺旋槳,成為成功和信譽的標志。
照了幾張照片后,我們就奔向慕尼黑的奧林匹克公園,這個公園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為了1972年慕尼黑舉行的20屆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而修建的一處綜合型體育場地。在這里最惹人注意的是一座高299米的電視塔,它建成于1968年。
人們從塔下乘電梯至塔頂,只需25秒鐘。公園里有可以容納8萬人的橢圓形運動場、可容納9000人的長方形室內游泳館,以及可容納1.1萬人的室內體育館。
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帳篷式頂蓋是世界上最大的頂蓋。它的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相當于11個足球場地。慕尼黑的足球場地過去只能從電視上看到,當你身臨其境就更覺得漂亮、大氣,整個足球場地,以綠色為主調,整整齊齊、柔軟的綠色的草坪、整個場地都是綠色的椅子。球場邊是紅色跑道,銀灰色的鐵絲攔網和黃色的過道。體育場地非常干凈、鮮艷,如同新刷的漆一般,站在場地上面一看,用兩個字可以概括“漂亮”。
這里的“拜仁慕尼黑”足球隊名氣很大,我們團的康先生和張先生都是球迷,他倆一下車就直奔慕尼黑的足球場,不知采取什么辦法竟然跑到場地里面去踩了踩人家的草坪,隨后趕到的女球迷于女士又是照相又是錄像。
據介紹,德國足球也有黑幕也有黑哨也有丑聞,也有賄賂和彩票舞弊的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但這些并沒有影響德國足球的發展和魅力。1974年德國足球隊也是在這里艱難地擊敗了當時勢力雄厚的荷蘭隊,成為世界冠軍。德國體育和德國足球一樣,在世界體壇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人們不會忘記,德國的一名游泳運動員,曾在1972年慕尼黑舉行的20屆奧運會上創造了一人獲得了7枚金牌的佳績,震動世界體壇。人們也不會忘記,在慕尼黑舉辦的這屆運動會上,恐怖分子槍殺了十幾名以色列運動員,震驚全球,使這屆運動會蒙上的一層陰影永遠無法抹去。
在慕尼黑,我們在和德國同行見面前,翻譯提醒我們,德國人崇尚有才學的人,在相互見面介紹時,有職稱的最好介紹職稱,他們那里職稱代表才學,教授、醫生、專家格外受尊敬。他們認為有職稱的人一定有學問,德國人最看重是有學問的人。而對“總經理”之類職務稱呼不太感興趣,因為,這種稱呼在德國再普通不過了,更不要稱“老板”了,他們眼里路邊小店賣貨的也可以叫“老板”。
同行進行交流時候感到,德國人很守時,而且辦事有計劃,有條不紊,思維周密嚴謹。他們自尊自信,雖然表面笑容里加了一些謙虛,但骨子里仍透出一種高傲的民族氣質。他們比較務實,不太講究表面東西。中午,同行告訴我們他們要招待我們,可到了中午,招待我們的標準,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每人一份菜加飯,啤酒和飲料都擺在桌上,自便,沒人敬酒也沒人勸酒,想喝就喝,保證供應,不喝拉倒。據翻譯講,這個午餐也算是大餐,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好像就是面包加上幾個生肉卷、幾片生菜和幾個小點心之類,吃這頓飯基本沒留下什么印象。看來人家確實不太注重這些。在此不能評說誰對誰非,只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維、不同的習慣而已。當然要比起中華民族的好客,他們就差遠了。中國人是寧可自己不吃也要讓朋友吃好、喝好,這個先人后已的精神,恐怕西方人也很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