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本文參加#漫步青春#征文活動,作者:董程秋,本人承諾,本文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布。
駐足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題記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邊關戰士對國家的駐足。大漠無垠,黃沙漫漫,駐守在這荒蕪人煙,駐足心中家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才子書生對心愛女子的駐足。蕓蕓眾生,弱水三千,卻不及一個人,徘徊在這茫茫人海,為了駐足在你的眼前。“臨時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家中老母對兒子的駐足。路途遙遠,歸期未定,只能為你密密縫衣,駐足在這送別的路口。
無論是昏黃路燈下,還是寒風凜冽中,家中總有那一盞小燈在等著你,不大但是暖暖的,仿佛照到了心中。或許還有一碗熱騰騰的面,或者一杯溫熱的牛奶,在你到家時就已經準備好。我們似乎總有寫不完的作業和擠不出來的時間,匆匆吃完,有時甚至話都不愿多說,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留給父母的只是冰冷的背影和冷漠的話語,而父母呢,相互埋怨一下對方說話的語氣,繼而把碗筷收拾好,敲敲你的房門,讓你早些睡覺。你呢,大概不耐煩的敷衍一下:知道了,知道了。即使到了放假的時候,父母在家做好飯菜等你回來,你卻一個電話打過來:我在外面和同學吃飯,不回來吃飯了。隨后立即把電話掛斷,不給父母說話的余地。好不容易在家一次,父母想和你說說話,你總是很不耐煩的應付兩句,又回到自己的房間。匆匆的對話,匆匆的離開,似乎已經成為了習慣。你大概忘了,小時候的你一回到家就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興高采烈的講述今天發生的事情,父母在一旁安安靜靜聽你說話,不時的和你聊幾句;你大概忘了,小時候的你不喜歡出去玩,卻是媽媽的小跟屁蟲,媽媽走到哪里,你就要跟到哪里,甩都甩不開;你大概忘了,小時候的你最崇拜的人是爸爸,在你眼里,爸爸是個超級英雄,只要有爸爸在,沒有爸爸不會的,一切有了爸爸都不是問題。可是從什么時候起,你不再和父母無話不說,你不再跟在媽媽身后,你不再崇拜爸爸。大概是忘了吧,有太多事情充斥著你的生活,讓你把這一生你最重要的人丟在身后。
“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離別,既然不必追,何不在相逢的時間里,多駐足一會。和他們好好吃一頓飯,好好的聊一會天,哪怕只是站在廚房門口看看他們忙碌的身影,也是你以后不褪色的記憶。
人們常說: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中最大的悲痛莫過于此,存在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他的珍貴,但卻再也回不來了。想象一下,回到家一片漆黑的場景,沒有那溫熱的牛奶,也沒有那一聲關心的話語,更不會有那忙碌的身影,有的只有一片寂靜,如同死寂。翻開記憶的碎片,只有你離去前那匆匆的一瞥,只有聊天時漫不經心的話語,其他呢,其他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沒留下。翻開相冊,找尋他們的身影,卻發現他們的照片寥寥可數,你們的合照幾乎為零。想象結束,現在的你,是不是會為他們多駐足一會,不需要太久,他們只是希望再多一點,再多一點點,因為時間總是過的太快,而你總是走的太快。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無論我如何去追索,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淺,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牙牙學語,你風華正茂;我意氣風發,你飽經風霜。如今,我走過你走過的路,看過你看過的風景,停下腳步,默默注視你漸行漸遠的背景,這是我眼中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