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清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
把荷花寫到極致的要數宋代的楊萬里老先生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an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易安居士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p>
白居易的“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p>
柳永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p>
臨近荷池能立刻聞到荷花藕葉獨有的沁人心脾的氣息,不只是某種單純的香,而是混雜了水、土、植物所特有的帶著大自然屬性的香氣,也許只有人處其地才能感受得到,也會存在嗅覺的記憶里,文字我描述不來。人說不僅大腦有記憶,胃也有記憶,視覺、嗅覺和味覺也應該同樣有記憶吧。溫習一下周敦頤先生的愛蓮說描述吧: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