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凌晨,在北京航天中心醫院傳出了一個讓人悲痛的消息:原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羅偉同志因病搶救無效,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終年56歲。
羅偉平時生活很低調,但在事業上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僅在國內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國際上也多次獲獎。
他曾擔任過11屆(次)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編導,連續執導七屆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的現場直播并擔任總導演,為大家呈現了很多場精彩的節目。
他的去世,無論是對于他的家人朋友,還是對于藝術界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損失,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
2013年才結婚的他,有一位非常漂亮有氣質的妻子?;槎Y當天朱迅等央視著名主持人也到場祝賀,現場十分溫馨,那時候的他看起來還意氣風發,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僅僅6年過去,他就因重病離開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實在是令人惋惜。
愿天堂沒有病痛,羅偉導演一路走好。
大步伐邁進的重疾年輕化
1
2009年,原《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患淋巴癌去世,終年48歲;
2
2013年,原央視主持人王歡因乳腺癌去世,年僅42歲;
3
2014年,南方都市報時事新聞中心首席記者過國亮不幸罹患肝癌,在珠海逝世,享年31歲;
4
2015年,原央視《焦點訪談》主持人方靜因病逝世,享年44歲;
5
2015年,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去世,年僅34歲;
人生匆匆,重在選擇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因為“肺癌”在微博宣布離職央視時發文稱:
“因年初天天咳血以致醫生懷疑我肺癌。排除了之后,倒促使我換個角度去思考人生。如果,人生停在這里我并不遺憾,而如果它還可以延續一倍的話,我應該用什么來填充它。我的好奇心應該投向哪里。42歲雖然沒有了25歲的優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其實,只要好奇和勇氣還在那里,什么時候開始都來得及。”
于是,她毅然辭去了央視高強度的工作,為身體留下舒緩伸展的余地,同時開啟新的人生探索。
人到中年,最大的責任是健康
人民日報在文章《多少人沒熬過45-55歲這段危險期!為家人請多看一眼》里曾坦言:
45-55歲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暴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心臟病、糖尿病、癌癥等多在此階段高發。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發生在45-55歲這個年齡段,故有專家稱之為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
2016年春雨醫生創始人年僅44歲的張銳因心梗去世,一周后張銳之妻王小寶發文悼念亡夫:"我嫁給你的時候,你無車,無房,無存款。直到現在你走了,也沒給我買過車,買過房,我們甚至沒有時間和精力要一個孩子,你去追夢不要停,我在人間照顧爹娘"!
所有人都知道人生如除法,健康為零,一切都是零,可是我們總是太高估身體的自愈能力,不斷透支著健康,去追尋金錢、權勢。直到病痛纏身才追悔莫及。人到中年,更要學會“斷、舍、離”!
記?。壕退隳爿x煌了,也要有個好身體,才能享受人生;就算你落魄了,也要有個好身體,才能東山再起!健康不是第一, 而是唯一!
特別喜歡這段話:
窮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
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輩子白忙
男人失去健康,她會成為別人的新娘
女人失去健康,他將會重新妝點自己的洞房
老人失去健康,天倫之樂成為奢望
兒童失去健康,他的父母會痛斷肝腸
人這一輩子,沒了健康…都是在白忙!
所以,儲存健康是最明智的選擇!健康,也是一種責任。尤其是人到中年,一個人失去了健康,不僅自己要承受病痛的折磨,還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還是那句話:人生下半場,拼的就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