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我寫這篇周記了,也就到了開學的日子。
這周的前三天,我過得幾乎和平常無差。
按時起床在外面解決早餐,工作8、9個小時,再頂著初降的夜色騎行在深色的柏油馬路上。
剩下的四天我可以不用工作了。于是我在第一天休息的大早睡了個安穩覺,醒來后媽媽已經出門上班了。
我懶得去洗臉,興致勃勃的拿起書桌上的一本《你好舊時光》,靠在床邊就握著筆讀了起來。
大概是八月長安的文筆太好,或者是人物深入我心,反正在我抬頭看表發現已經是7點半了卻無動于衷。
時間就這樣滴噠滴噠悄無聲息,我一邊按捺住焦急的準時赴約的心,一邊又深深的沉浸在共鳴的溫室里。
最后我無可厚非得遲到了,披頭散發的出門接發小去新華書店。接下來的一件又一件事接蹱而至,我身心疲憊。一連四天,都是如此。
開學前一天,我騎著電動車載室友去批發市場批零食,背對漸漸下沉的夕陽艱難的移動用完電的車子,夜晚一撥又一撥的涼風刮過我們的耳旁,推促著共享單車向前。
之后做兼職趕場迷路,一個人頂著大中午的光線孤零零的在高速公路緩慢挪動,身旁各樣鐵皮車穿行而過,我推著共享單車格格不入的站在路旁,不知所措。
最后還是沒有放棄,沒有將回程的決心落定,而是再往回走,重新坐上850路公交車。
有些事情即使你知道已經無可挽回了,但你還是得去做完,不為別的,只因最初的衷心。
偶爾回歸到安逸無事的日子,看上去什么都可以做了,捫心自問好像又都不想去做。
叫一個人目不窺園力爭上游的辦法,恐怕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是高考了。
可惜我不是,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鋪好的道路,它不斷延伸到可見的遠方,卻沒有高考這座山丘——成為一個顯眼的路障。
所以不寫字的時候,我會看看電影,關于愛情類的。波瀾不驚的心有時候需要愛情的力量感動,蕩漾起美麗的漩渦,久久不停。
這周我看了一部1995年宮爺爺的《側耳傾聽》。有關青春與夢想,以及愛情。
打開網盤后,影片片頭的一首很有美國鄉村音樂的英文歌吸引了我的注意。
屏幕里車水馬龍的城市,高樓大廈和古老的居民樓參差不齊,地鐵到站如洪水開了匣的上班族,買菜的主婦站在馬路中間等車開走。
以及,那個小小的女主人公,穿著T恤和短褲從便利店的自動開關玻璃門出來,繞到小街,提著一袋零食和牛奶回家。
清涼的夏夜里,少女從便利店回到暖黃色燈光籠罩的家。
從打開門進入這里,眼底是一堆堆積成堆的書的背景。她把牛奶放進冰箱,再取出一大瓶麥茶,問在圖書館工作的爸爸要不要來一杯,她媽媽坐在餐桌上看書準備司法考試。
她是個小詩人,她也愛讀書。回到房間,翻出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和朋友約好去學校,也要學校借閱室借20本書。
偶爾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時光,隨意坐在書桌前,旁邊放一包薯片,面前攤開一本書,便是這清涼的夏天最美好的事情了。
周末去圖書館時捎上爸爸的便當,在電車上遇見了一只特立獨行的貓。
她一路追隨它的腳步,直到圖書館附近跟丟了。
她說,好不容易故事有了開頭。我想,她平時應該是個喜歡想故事的人吧,因為喜歡,就永遠不會停止想象。
感動的瞬間還有很多呢。只是我想到這里就可以了。
從那起,我也被一股跳躍屏幕的電波而牽引,每周日都和發小約好去新華書店。我又拿起從前的積累本,把手機里保存的大量文字截圖抄寫下來。
原來有人那么喜歡讀書寫字,原來讀書寫字真的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宮爺爺,月島雯,謝謝你們告訴我這些。
然后也看完了《你好舊時光》第二本了。
記憶里有一個片段深入骨髓。
“MY? ? future? plan?”
她指著大片大片振翅的白鴿。
“Fly? free.”
再也沒有什么可以牽絆余周周了,她永遠不會放棄她的雅典娜。也再沒有什么能阻擋月島雯了,她會努力考試然后讀許多的書,她終究會和從意大利回來的小提琴工匠天澤圣司重逢。
這世間纏繞牽絆的藤條從來就沒有被砍斷,只是你我已無畏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