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尊重男孩的眼淚和軟弱

? ?在成為母親之前從沒認真地了解過一個男孩的成長,因為有了他,陪伴他從幼兒園到大學,一路的風風雨雨,有爭執也有妥協、有叛逆也有溝通、有煩惱的時候也有歡樂驕傲的時候……我慶幸沒有錯過他的成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我們南下工作的緣故,兒子幼兒園小小年紀就碰到轉學換新環境,需要結交新朋友,最關鍵的是語言問題。剛到新幼兒園,一向活波開朗的“開心果”每天放學回來變得沉默不語,笑容也從臉上消失了,我們只要一提及幼兒園的事他就會皺起眉頭,一言不發。作為母親,心里那個難過和擔心,但是還得忍住不露聲色,一切照常,暗中觀察小家伙的動靜,偷偷去幼兒園躲在窗外觀察他上課,和老師溝通請教。漸漸的,漫長的一周過去了,發現兒子漸漸開始話多了起來,久違的笑容也燦爛起來,回來后會主動告訴我們在幼兒園新交的小朋友的名字,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帶回在幼兒園做的手工及自己的畫畫等等,我終于長長松了一口氣,所有的擔心都成多余,后來仔細思量,其實兒子回來不言語不笑是男孩到初到新環境不適應期的軟弱表現,他又不想表現出自己的軟弱和不適應,所以就用沉默代替。作為家長,尤其是母親,必須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不擅長語言表達情感的男孩,學會尊重兒子的軟弱,讓他自己學會適應,戰勝軟弱,平穩度過適應期。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時間轉瞬即逝,昔日的小男孩長成了大男孩,大男孩那只是外表的變化,作為母親作為家長我們則更加要關注大男孩的心理成長變化,讓孩子可以平穩地渡過躁動的青春期。高二兒子選擇了文科班,因為是文科班,女孩肯定是比例多過男孩,男孩成為稀有物種,兒子因為拔尖穩定的成績被老師選為班長,榮譽往往更能約束和激勵男孩成長,作為母親當然以他為傲。有一天晚自習后,兒子放學回來,直接進了自己的房間,默不作聲,我正在廚房收拾東西,直覺告訴我兒子一定有啥事兒了,因為以往兒子晚修回來都是直奔廚房或電腦的。我悄悄地走進他的房間,發現兒子竟然在默默流淚,不像女孩那樣的哭出聲來希望有人立馬安慰那樣,我啥也沒問,只是遞給他一包紙巾,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帶上了房門,我想這個時候兒子需要自己呆一會,獨自流淚,任何的語言此時此刻都顯得多余和蒼白。輕輕掩上房門,我只是在門外輕輕地跟兒子說:“兒子,啥時候想跟媽媽聊聊,媽媽隨時有時間啊!”接下來,我表面上是一如既往平靜地看書看報,但是心里可是翻江倒海似的擔心開了,周圍寂靜異常,鬧鐘的聲音滴答、滴答,似乎過了很長時間,房門終于打開了,兒子也恢復了平靜,走出來坐在沙發上,我還是沒有急著發問,走進廚房將準備好的夜宵給兒子端來,因為我知道他一天學習加上晚修肯定是餓壞了,天大的事兒也得吃飽了再說。吃完后,兒子主動打開了話匣子,我才知道是因為當班長,在班級受到一個女孩的刁難了,委屈得哭的。我聽完后也釋然了,給兒子一個熱毛巾讓他擦把臉,了解到問題所在后和他慢慢地溝通,幫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讓他學會換位思考,他也慢慢打開了心結,想通了,不再覺得委屈了。男孩也可以流淚也可以軟弱,請別在男孩成長過程一味告誡他“男孩有淚不輕彈”,“男孩就該堅強,不該軟弱”,那樣往往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表面堅強,內心其實脆弱無比,以致時間長了,他輕易不在家長面前流露出真實情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養育孩子,尤其是家有男孩,更加要關注與孩子的溝通互動和交流,因為男孩不同于女孩,女孩受累委屈,有閨蜜可以傾訴一通,有零食或逛街可以發泄,再不濟也有眼淚這個慣用武器;而男孩則不行,他們的成長必須重視這么幾個特殊時期的生理及心理的變化,比如初中階段的叛逆期,高中時青春期的早戀,以及再接下來會經歷到的失戀期……耐心地聆聽往往比大聲怒斥來得有效,輕輕拍拍孩子的肩膀或是一個溫暖的擁抱勝過啰嗦和嘮叨的話語,陪他聊聊游戲他將會很樂意和你溝通交流。希望每個家有男孩的家長都能尊重他的眼淚和軟弱,尤其是母親。希望每個男孩都能和母親順暢交流溝通,不必故作堅強,不必掩飾真實情感的流露,首先我們必須尊重他們也是凡人,只是身為男孩,強壯高大的外表給人以假象,還有傳統觀念的誤導男孩就該堅強,男孩流淚就是“娘炮”等等。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他們也會有情緒的表達,他們也會有軟弱無助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流淚……請學會與男孩相處,在他成長過程中尊重他的眼淚和軟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