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目前主流的歷史觀,也就是西方價值觀下的歷史方法論來看,日本人對天皇的忠誠是近代法西斯主義強加給日本民眾的精神枷鎖。
給出的論據是,縱觀日本最近幾百年的歷史,其一直都是被架空的存在,沒有任何行政國事的能力,國家權力掌握在“將軍幕府”手中。
而且按日本嚴格的社會等級分配傳統,普通民眾都是受自己領土管轄,屬于領土的私人財產,天皇掌權的時候,也只能對領主有約束力。
何況后來天皇在與實權派斗爭中失敗了,喪失了對其他領主的約束力,所有領主都是聽從幕府將軍的號令行事,不管是納稅還是處理矛盾,天皇唯一的用處就是拜祭神靈,為日本祈福。
所以,近代日本對天皇的那種無條件的效忠,是屬于法西斯軍事集團對民眾的道德綁架,以及宣揚自己存在的合法性的工具。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我想并不是,從日本戰敗后,舉國上下都為天皇辯護就能看出來,日本人對天皇的愛,是真愛,或者是傳統,就跟我們餓了要吃飯,一個道理,天皇就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很多日本人會罵執政的政黨是多么的無能,但沒有一個日本人愿意對天皇發起責備,甚至連一絲不敬都是不被允許的。
日本可以有很多惡搞日本首相的節目,但是絕對不會有對天皇不敬的節目,而日本人之所以會這樣,跟他們骨子里對秩序、等級的信賴的傳統有直接關系。
日本對于長輩與晚輩、前輩與后生、上司與下屬的區分很重要,所受的社會待遇與應付的責任也不相同,在日本人看來這就是自然規律,也就是它們常說的各司其職。
而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征,就代表了日本最高社會尺度,歷代幕府將軍敢架空天皇,卻不能干掉天皇,取而代之,也恰好說明了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要知道在中國,一旦出現傀儡皇帝,那么天下離改朝換代就不遠了。
而在幕府將軍權勢再大,必要的時間、地點,依舊要行臣子之禮,否則就是挑戰全日本的社會信仰,這是任何一任幕府將軍都不敢想象的后果。
這些事對于目前以自由、平等作為普世價值觀的西方世界是很難理解的,甚至可能根本看不懂,而中國作為這套系統的初創者,可能會略知一二。
但日本人那套體系跟中國又有本質的區別,日本將社會價值體系建立在皇族萬代傳的基礎上,而中國認同江山輪流坐,視為自然變幻的規律。
特別是皇權集中后的中國,消滅了封建制,將天下變為皇帝的私產,而日本依舊保持著類中國周朝的封建制,直到近代!
配圖來源網絡,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