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肯尼斯·羅納根自編自導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無論一個人如何努力去彌補、去掙扎,舊日的傷痛總是會重新浮出水面,而揮之不去。這部小成本獨立電影得到了諸多獎項與殊榮,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故事。
影片一開始當細致地展現了主人公小李的日常生活,一名勤勤懇懇的保安和勤雜工,修水管、修風扇、通廁所,遇到和善的顧客就恭敬謙讓,遇到不可理喻的顧客也會發生口角。晚上,小李是酒吧里的醉鬼和鬧事者,尋釁滋事之后他就回到簡陋的地下室居所里。小李的生活里沒有家人、沒有孩子也沒有親人,這個離群索居的人每天都重復差不多的例行舉動。
當小李接到哥哥去世的電話時,他不得不選擇重返家鄉 —— “海邊的曼徹斯特”,他要去料理哥哥的后事,并且被要求擔任侄子的監護人。這座位于新英格蘭地區的小鎮,干凈整潔卻也透著一絲蕭索,很多人依靠打魚為生,生活雖不很富裕但都體面舒適。這里的許多孩子并沒有去大城市闖蕩的雄心,也不打算接受高等教育。男人們工作之外的娛樂活動是聚在一起喝酒打球。
小李曾在曼徹斯特有過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白天他跟哥哥出海打漁,晚上要好友喝啤酒打乒乓球。直到一場始料未及的慘劇,他因醉酒嗑藥后的一時疏忽導致一場火災并燒死了自己的三個孩子。自此,小李的家庭破裂,內心的痛苦與自責使他消沉、冷漠、麻木。
回到曼徹斯特的小李和任性的侄子磕磕碰碰地相處,他一頭扎進繁瑣的日常生活中,安排葬禮、會見律師、處理頭痛的監護人問題、偶爾還要管教一下這個青少年。小李的前妻已經再婚生子,他那個離家出走的嫂子也有了新家庭,所有人的生活都在繼續,唯獨小李的生活在停滯不前,而這些日常瑣事又重新推著他將人生繼續下去。
故事進行到這里,大家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對叔侄的心靈雞湯。然而導演卻并沒有讓其向圓滿的結局發展。每當小李和侄子的關系有了進展,生活有了好的勢頭,過去的沉痛就會不期而至,將他重新拉回到抑郁的情緒中,影片臨近結尾,小李終于和侄子改善了關系,和諧相處,但小李卻選擇了離去,他向侄子吐露了心聲:我無法擺脫往事
《海邊的曼徹斯特》選擇用極其冷靜克制的手法,將主人公的經歷如同剝洋蔥般逐片展現。當你隨著那些不經意出現的閃回鏡頭回到勤雜工小李的過去,那些鏡頭仿佛是從記憶里不斷抽取的片段,慢慢拼湊出完整的畫面。而最終剝開了洋蔥的心,淚水才會本能地淌下來。這樣優雅的敘事,不煽情也不造作,你會覺得自己和講故事的人有著同頻率的脈搏。
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片子,就關注微信公眾號:神奇的絡腮湖(shenqideluosaihu),每天都會為你推薦精彩的電影,附帶片源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