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俠的印象,起于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發于我爺爺手里捧著的那本地攤小說俠客傳說,我爺爺愛看小說的很,每次去,每次都是不一樣的小說。我記得的是,在我小時候,武俠中的江湖,是最神秘的遠方,江湖里的事,那都是天大的秘密,背后,藏著的都是富可敵國的寶藏。那時候,愛情是個隱晦的東西,說起來,都會羞紅了臉。
夢想著仗劍走天涯,現實是背起書包,塞進去幾個面包就往家門外走,走到三里外的涼亭,吃完了面包,就往回走。
那時候,知道家在哪里。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武俠的劇情線里,多了一條情感線,看對眼的人,就得在一起,情啊愛啊,都變得熱烈。以至于故事里出來一個女角色,就得被哪個男角色盯上,或者干脆在一起。
再提筆寫武俠,可能就是簡單的為了自己心中的所想,找一個歸宿,安置好了,打扮得漂亮一些,讓自己心里舒坦,讓來看的人不會感覺太寒摻。我不知道再過幾年,你們在身旁聽到的,看到的全都是愛情跟理想會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江湖的去往也許再也無人問津,生活,全成了詩和遠方,嘴里僅剩下浪漫跟柔情……
一具劍冢骨,一曲話離殤,江湖里的故事有的是策馬與廝殺,俠客與快意,卻敵不過深夜十二點的催淚軟文。
這頭話說的是當年霸王臨江于絕境哼一曲別離成絕唱。
那頭輕語的是青蔥歲月里的愛情,曲徑多折,終成眷屬,一段佳話。
江湖里的故事,賣不起價錢,那頭賺足了眼淚的情話,引得眾人歡呼跟轉載,一顆催淚彈,炸在了一個又一個朋友圈里,觸動了某根神經,大家再一起哭,底下的留言大多是自己的悲劇,與故事里的情節呼應。
大概是這個時代適合生產矯情的家伙。
……
當韓劇開始占據市場的時候,武俠開始黯淡,愛情故事的基調在熒幕上肆意起伏波動,一招一式之間的琢磨沒有太多人去關注,男主與女主的結局成了勾人心魄的懸念。抗韓的風頭開始刮起的時候,更多的愛情故事開始掙脫束縛,以狂野的姿勢打破常規,霸占眼球。武俠,成了窄小的巷子里,僅有的一批人的心頭好。
故事里那人的經歷與己無關,引不起共鳴,自然沒人看,武俠的一招一式,在這樣的時代里,哪有多少人還這么講究。
一直以來那在夢里的遠方,仗劍要走的天涯,背起書包便要尋的江湖,都在這個波濤洶涌的時代里被攪碎,似乎再也沒有多少人會將武俠拿出來談論。
一勺油鹽能勾起食腹之欲,一彎皎月能撬開思鄉的情緒,那一把劍呢,一把不忍心入鞘的刀呢……
夜深了,看武俠的時間且留在明日,還是去聽一些傷感的故事吧,沉穩充滿磁性的嗓音在耳邊攢動,在心坎兒的弦上撩撥,哭一場,好睡覺。
因為武俠故事是不會讓你哭的,因為武俠故事只會讓你留戀,引起浮想,甚至是讓你那波瀾不驚的心口,留下一個印記,日后江湖再見,就憑它,好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