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什么太好的主題,只是寫些東西,亂寫些,隨意的話,簡單的字。
買了一支鋼筆,白色,上面有一些花鳥樹葉,簡單素凈。墨水,我選了兩種顏色,黑色和藍色,因為選擇起來,是在困難,就兩個都買了,但事實是藍色更受歡迎。比起莊重的黑色,我更喜歡清新素凈的藍色。用鋼筆的歷史應該是很久遠的事情了,要追溯到初中了吧?或者高中?記得不太清楚了,那個時候不會想太多,左不過覺得新鮮,用鋼筆寫字,也并不是練得一手好的鋼筆字,甚至根本就談不上什么鋼筆字,可能只是叫不上名字的字體,只是跟風而已。就像瘋狂的喜歡喇叭褲、乞丐服一樣,沒什么道理,只是流行。而現在,或許更多的是懷念,仍然談不上什么鋼筆字,寫著叫不上名字的字體,筆尖流動著淺藍色的似水年華,樹影婆娑,陽光斑駁,透過葉子鋪灑了整個青慈年代。
紙上沙沙地響著,吐露著一些小事,很小很小的事,可是,依舊是止不住的瑣碎。
從家帶來的普洱茶,當然,我的家鄉并不是云南,是媽媽的單位發的福利,我看到它在角落里受了冷落,便帶了過來。其實,我也不是很懂茶的人,只是不忍心,一份上好的普洱茶餅,受到這樣的待遇,北方人似乎更多的喜歡香氣濃郁的花茶,或者鐵觀音一類香氣持久的青茶,而像普洱這樣的黑茶,又帶著一股塵土味的茶,似乎很不受歡迎。可是我卻青睞它散發出的那股清新的菌香味兒,就像剛下過雨的空氣,充溢著泥土的清香一樣,帶給人一種莫名的安全感,一如這樣的雨夜,雨水滴答滴答,不安分的提醒著人們,寒冷在一點一點逼近,冬季似乎在向我們招手。而此刻,身邊的一盞臺燈,桌上一杯普洱茶,卻顯得格外溫暖,一如冰涼的鋼筆,勾勒著有溫度的傾訴,雨夜如此,人亦如此。
成與敗,得與失,錯過又相遇,這個世界的軌道好神奇,會曲折迂回,亦能曲徑通幽,柳暗花明,意外的收獲才會有驚喜。
人,總是本能的厭惡索取,卻吝嗇給予,高爾基的那句“給,永遠比拿愉快”說的是真理。而生活,沒有條框,沒有規律,更多的是尊重,或許這樣會更和諧,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亦能領略不一樣的風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有失落,有眼淚,有辛酸,有汗水,或是黑暗,或是雨夜,走過,看破,傷口開始結痂,心智變得勇敢堅毅,無堅不摧的時候,回頭便收獲滿眼的星光。
有時候,喜歡一首歌,一段文字,一個故事,并不是它的用詞多么華麗,雕飾的多么完美,而是它在某個瞬間觸碰到了你的心里,最脆弱的地方,可能一開始,你毫無察覺,它就在不知不覺中刺痛你敏感的神經,那就是你,真實的你,區別只是表達方式。就像《你好,李煥英》,每當方磊的那首《依蘭愛情故事》背景音樂響起的時候,我的淚腺就開始不受控制,我會聯想,如果那是我的媽媽,我會對比,他又為我受了多少苦,我會難過,會心疼,會想到她飽經風霜,歷盡滄桑的面龐,歲月似乎沒有留任何情面,而那深深的皺紋,仿佛早已淹沒了所有的陰霾和怨念,只留下幾縷溫暖的陽光,在跳躍。
多久,沒有慢下來,靜靜的品一杯茶?多久,沒有停下來,仔細地看一看一直忽略的風景?每天,像時鐘一樣,在工作,在行走,在快節奏的時代,努力地提高自己的頻率,追求著一致的步調,變得淡漠,變得機械,變得所謂高效。只是,我想,人如果沒了情懷,沒了正確的信仰和心中的道德律,這樣的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難道我們的回憶里只是充滿了高效?快速?這樣的形容詞?而沒有了什么實質的東西去填充我們的人生?這樣的生活該是多么沒有安全感!讓人惴惴不安,內心慌亂。達芬奇說,充實的一天能夠使人進入甜美的夢鄉,充實的一生能夠使人死而無憾。而我想說,人生是要充實的,有溫度的,才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