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旗幟鮮明的指出,當下網文界的主要矛盾是讀者對于一天一熱點的渴求同當前自媒體人選題貧乏之間的矛盾。
自媒體人寫東西就像老夫老妻,翻來覆去就那幾招,鄙視鏈、毒雞湯、嫌貧仇富、罵熊孩子、讓父母考證,本質上就是讓社會大部分群體有代入感的同時,營造輿論撕裂。
最近「中年男人」又被拿出來說事了,網上熱帖總結了十來條「中年男人去油膩」的方法,這種月經式、老掉牙的帖子居然也能引起刷屏,這讓我感覺社會當務之急不是幫中年男人去油膩,而是反思為什么類似這種油汪汪、沒營養的爛貼,人們看了十年還不覺得膩。
對中年人的嘲諷說穿了就是一種「弒父情結」在作祟。 不管你再怎么鼓吹90后、00后,當下掌握話語權和資源分配權的依然是中年人,那么反權威、反壓制,爭話語、拼聲量歷來是年輕人的常規動作,「油膩」的標簽一出,表明他們甚至想拿下對一個群體的定義權。
此時,中年人最體面的做法是不要踏入別人設定的語境陷阱中,做到不聽、不看、不爭辯。最壞的做法是跳將起來說老子戴串怎么了?老子一柜子唐裝怎么了?你要是這么回應,你已然輸了,因為你的人生,日拱一卒,行進到中年,居然還把時間浪費在與小年輕斗嘴這種沒意義、不來錢的破事上,油膩沒什么,沒腦子才可怕。
人生特別短,短到縮到一個小盒里,無人記住我們是否油膩過;人生又特別長,長到不相干的人都在檢視我們的生活。
你要知道,人生是沒有說明書的,好好活著已經很不錯了。
原載于 三表龍門陣,版權歸三表龍門陣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