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如果父母也可以換的話,你會選擇換掉嗎?
? ? ? ? ? ? ? ? ? ? ?如果父母也可以換的話,你會選擇換掉嗎?
我們總是對自己的人生懷著很多的假設,如果我小時候學習努力一點就能考上重點大學了,如果我當時再主動一點,就能追到那個女孩了,如果我當時選擇創業,可能現在應該已經走上人生巔峰了,如果我當時選擇買房,現在可能已經是房姐了,如果。。。
但惟獨生你養你的父母,我們似乎無權選擇,也沒有如果。因為做選擇的時候,還沒有你!沒有早一分也沒有晚一秒,剛好在那個時間,你媽遇見了你爸,后來腦子一熱結了婚,懷了你,一年后,家里的“討債鬼”就此誕生,無窮盡的矛盾沖突也從此拉開序幕。
小時候大家是不是都問過父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
而得到的回答多數都是:垃圾桶里撿來的、石頭里蹦出來的、天上掉下來的。。。天哪,這爸媽的想象能力真的是可以,可我們并不是二手沙發,也不是孫猴子,更不是林妹妹啊。。。
大家有沒有懷疑過自己不是親生的?
好像爸爸對于他家里兄弟姐妹的孩子更關心更有愛心,導致我們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是親生的。而媽媽呢,總是每天從我們一睜眼就開始嘮叨,也不管我們是否聽進去了,仿佛她自己說完也就爽了。小時候就覺得自己是多余的,爹不疼娘不愛的,孤零零地一個人,父母平時要上班,所以我們不是跟著爺爺奶奶,就是外公外婆,似乎他們才跟我們更親。
現在我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經歷了一天的職場“惡斗”,回到家只想倒頭就睡,誰知道父母在這個時候又向你發難了,“這么大的人了,什么都做不好,婚也不結,整天忙,也不知道在忙點什么!”
在父親的口中似乎我總是一無是處,即使做的再好,也得不到任何的肯定。嘗試了各種方法,用盡了所有努力,只為得到父母口中的一句肯定。最心塞的是,父親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時候總是說“我們家的孩子賺的錢從來也不給家里的,也不給我們買東西,哪像你們家的孩子,經常給你們買東西,多孝順!”。此刻我的心中不禁默念到“靠!你用的手機,穿的衣服,戴的圍巾,不都是我買的么”~瞬間覺得自己好委屈。
其實我們要的并不多,有時候只是想從父母那里得到一些認同,和父母多親近一些,就好像電視里看到的那樣,回家之后能跟父母撒個嬌,耍個賴,然后舒服地睡上一覺,僅此而已~
剛開始寫這個題目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太忤逆了,居然連父母都想換掉,也覺得一定會引來很多的罵聲。但你敢說這不是你的心聲?不為別的,只因為我們這兩代人差別真的太多了,你看不慣我,我也不稀罕看你!天差地別的成長環境,中國高速發展的三十年,也見證了我們兩代人之間越來越深的鴻溝。我們一直期望父母能有所改變,但事實上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他們能改,估計太陽都要從西邊出來了。
我的一個閨蜜曾經這么跟我說“他們才不會改,我已經絕望了,我跟他們也過不下去了,要是父母能換,我肯定立刻換掉,甚至我都希望他們離婚,這樣的家要它干嘛。”當時聽到這番話的時候,我是震驚的,平時看起來還不錯的家庭怎么會有這么大的矛盾。是的,積怨至此,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是有多絕望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反之,父母也覺得很無辜,明明是愛你的,卻也得不到理解,只是他們愛的方式我們不懂。
也許你的父母已經無法改變,他們年事已高,固有的想法根深蒂固,但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不會想要換掉你的話,那現在真的該做點什么了,學點親子教育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學習如何當個好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