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一個省心的孩子是多么爽的事情
昨天是哥哥家的女兒訂婚的日子,訂婚宴上笑的最開心的是嫂子。
看著未來女婿改口叫自己媽,想想自己從小辛苦養大女兒的就要跟著去別人家生活,心中還是難免心酸。
大侄女思銘是我們家數一數二的好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學習成績都是班級前五名。
高考成績也是六百多分考了本市最好的大學,畢業直接學校推薦就業。
在學習上基本沒用哥哥嫂子操心,沒有參加過什么輔導班、特長班,沒有讓家里多花一分錢。
哥哥和嫂子都是普通工人,脾氣性格都很溫和,也沒有什么能力在學習輔導孩子。
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是思銘自己上學、回家,自己帶著鑰匙,回家自己寫作業。
晚上嫂子也從來不給她檢查作業,只是每天保證她的吃穿。
看著現在從小學開始就因為各科成績不好奔波在補習路上的孩子,真是累呀,就這樣還按時被老師叫家長。
自己累不說家長也跟著接送的累,按照現在的課時費用一小時100元,一年下來就是幾萬,還不算各種鋼琴、舞蹈等興趣愛好的特長班。
好友李慧家有兩個孩子,大的女兒初中,小的兒子五年級。
兒子成績還好在班級中游,女兒差一些,幾次考試都是在中下游。
每天晚上回來作業都做到十多,有時還有很多沒有完成的任務。
孩子都困的在桌子上頭腦已經不清晰了還在堅持,自己也是抓狂。
大多數時候是孩子學習方法不對,上課聽的不認真,等做作業時就發現這里不會,那里不會,這樣效率就慢,一個小時能寫完的就需要花費兩個小時。
慢慢的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上數學課想著語文還沒有寫完,英語課上節課的內容還沒聽明白,就又講新課了,就這樣欠下的債越來越多。
孩子總是疲于應付,父母越來越焦慮,以至于每到周末時間都交給了輔導老師和去輔導班的路上。
每個月光輔導費就花去了一個人的工資,家庭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夫妻兩個每個月一萬多的收入,每到月底就光了,不敢買件名貴的衣服,不敢下館子吃頓。
好在孩子還算聽話,讓上輔導班就去了。單位王局長家的孩子就更讓人操心。
初中畢業成績不理想,家里找關系送到當地最好的高中,孩子每天也是早出晚歸。
一個學期快結束時才知道在網吧混了一個學期,老師每次叫家長都是某位“舅舅”去的,爸爸媽媽永遠在出差,那位“舅舅”原來是花錢雇來的。
王局長知道后差點沒把棍子打斷,孩子叛逆期,打也不是辦法,能在局里把上上下下工作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在家卻管不住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確實讓王局長傷透了腦筋,也顏面掃地。
夫妻倆人辛辛苦苦工作掙錢就是為了孩子將來生活的好一點,如果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現問題,掙再多的錢又有何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