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麗:不惑之年,是擁有兩個孩子的媽媽。
少年不幸,令麗一歲時,他父親就撒手人寰,去了極樂世界,原本幸福的一家迅速癱瘓。虧令麗母親的堅強,沒有另嫁,否則,如今他們姊妹四個都不知道姓啥。
令麗母親含辛茹苦把他們拉扯養大。
生活的變故,令麗九歲逼迫輟學,省卻上學花銷,照顧小侄女,做家務減輕家庭負擔。
隨著年紀增大,見識增多,不想如此一生,與自家哥嫂一場武斗,離家出走,開始走上打工的路,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
世上多好人,熱心指方向。一位年長她五歲的班長,建議上技校學技術,才能有好的生活。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感謝遇上貴人指點迷津。
令麗依靠自己的認真,勤勞,肯吃苦,虛心求教,學的一門縫紉技術,介紹進入一家服裝廠,成為一名熟練的技術工人,深受領導待見。同時,贏得自己遲到的愛情。
年輕小伙子劉來自南方一山村,勤勞能干,肯吃苦,不惜力,誠實善良。兩顆火熱的心相撞,經過愛情路上六年的奔波,兩個人走在一起,結為伉儷。
夫妻恩恩愛愛,同舟共濟,幸福美滿,老公能擔當,妻子相夫教子,各自有著自己的工作,相互支持與鼓勵。
如今,在市里買下屬于自己的樓房,一人一部車,齊心奔小康。
今天甚是意外,新冠肺炎猖獗泛濫,全民在黨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災難。
學校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更容易傳染:學校假期變得格外長,這是當前形勢所限。于是,各地結合自己的實際開展“停課不停學”的網學活動。
網學活動難為了令麗夫妻,因為兩人一個共同特點,都沒上過幾天學,知識有限,只能創造條件,提供手機,電腦,監督陪伴,輔導不會。
若是封城時,都在家能與丈夫分擔。可是復工后,丈夫忙碌工地,早出晚歸,監督孩子著實不便。
只有把監督孩子的重擔,落在令麗雙肩。
令麗開有自己的縫補店,地點固定,時間相對自由,可以自己掌控。這樣,就把一雙兒女帶在身邊。
令麗自己操心,辛苦無悔無怨。她說:“誰讓自己是孩子媽媽?”
答案應該自然明白:“孩子爸爸。”
令麗:“不知道。”
這就令人生疑:“孩子媽媽,不知道自己怎樣樣當上媽媽?”
答案不是:“鬼使神差!難道是送子觀音使然!”
令麗不好啟齒,這里面也許另有原因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