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停水,晚上的菜才做了一半。突然之間停水,毫無思想準備,頓時心里多出許多埋怨,還好,家里有預備的礦泉水,對付著把晚飯做好,就等小陳回家吃飯。
碰到問題就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解決,當下是一個教育小陳節(jié)約用水的大好時機。每天看著他洗碗,看著水嘩嘩地流,他慢里斯條地洗,甚至有時放著水,用水來沖手指,會好久,就會想說他。但他沒有種概念,總覺得水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會來,媽媽這個樣子實在沒有必要。
吃完晚飯,我就坐在沙發(fā)上看我的書,小陳吃飯慢,我也懶得催。只要小陳在家,碗歸他洗,可今天沒水,我在沙發(fā)上暗自期待。
小陳問我:“媽媽,今天的碗是不是可以不用洗碗了?”臉上還在笑。期待的總算來了,我估摸這臭小子在心里暗自開心。
“碗肯定要洗的。要不然到明天會發(fā)臭,滋生細菌的!”我放下書,從沙發(fā)上轉過頭看著他,回答。
“那怎么洗呀?沒水呀!”小陳攤攤手。
“你可以用泡電飯煲的水,先把第一次洗了,然后再洗第二次。你仔細想想,怎樣用最省水的方法把碗洗得最干凈。”說完我就又捧起我的書看起來,不再搭理他。
聽完我的建議,小陳就開始了他的每天家務。過了一會兒,我好奇他洗完沒有,轉過頭發(fā)現(xiàn)他手上拿著不知什么東西,用剪刀在用力戳。
“你在干嘛?碗洗完了?”我好奇地問他。
“沒有,我在給瓶蓋戳幾個小洞,這樣就更省水。”小陳頭也沒抬,手上干著他的活。
“哦,知道了。趕緊洗完,時間不多了,再做會作業(yè)。”我感覺他蠻有意思的,果真動起腦子來思考了,這才像我兒子嘛,遇到問題,積極動腦。
洗完碗,擦好桌子,小陳就看會微信,是我推薦給他的一些文章,接下來就得做他的作業(yè)了。靜靜的,母子倆干著各自的事,誰也不去打擾對方,又是一個單純的日子。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措手不及的事發(fā)生,就像昨天的停水,開始帶來的是不便,是不好的;可讓小陳學會了節(jié)約用水,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積極面對難題,這又是好的。福兮?禍兮?現(xiàn)在我想,是福多于禍,是件好事。一件事的意外,不是人力所能決定,既然發(fā)生,好壞的趨向,最終取決于心的選擇。
人是在經(jīng)歷中成長,伴隨著就有了自己深切的體會。小陳慢慢長大,我希望他自己去體驗各種人間苦樂,不在于結果,在于過程。
就像這次去旅行,他做著一個男人應該做得事情,做攻略,提重物,取票,取登機牌,問路,一點都不比大人差;就像這次信奧培訓,早出晚歸,卻從不叫苦,所以我一直尊他為“小強”;就像前年跑馬拉松,我讓他休息一下,娛樂為主,他卻說“別拉我后腿”,然后一直朝前跑,最后還得一個小獎……
這么想來,小陳是如此優(yōu)秀,可我卻總對他挑三撿四,這段時間,對他批評多了一點,趕緊改正。小陳還是很喜歡媽媽的贊賞,接下來,繼續(xù)找優(yōu)點,做表揚,希望媽媽的用心會讓小陳更好的成長!
寶貝,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