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思想,獲得自由
自我構建思想。自由型,選擇標準是有沒有趣味。思想全景,思想者,自由人。一旦擁有了思想,也就有了俯瞰問題的全景視角。這時候在你的視野里,不確定的人性也只不過是天地自然的一個偶然片斷。唯其在這種時候,才有可能生出悲憫之心,才能解脫自我或外部環境強加于你的、所有束縛與羈拌。才能夠獲得心靈的、精神的、與現實物質的多重自由。
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思想自成體系,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情,沒有邏輯上的漏洞,任何普通的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們去考究他們的邏輯,是沒有任何漏洞的,他們活在和普通人不一樣的邏輯思維體系之下。
思想閱讀者,關注人性
思想類。學者型,選擇標準是有沒有延展性。人性角度,大亨,經濟自由人群。這時候他們的思維深度,不是看一件事是否合理,一個規則是否公正,而是是否具有持久性。
有關這個持久性,或可持續性,來源于他們的思維廣度。這時候他們注重的不是什么社會公正,也不是什么膚淺的道德評述,而是針對人性本身——許多你以為好的東西,未必符合人性,這些東西就不會獲得存在依據,更不可能持久。相反,一些你認為不好的東西,卻是人性的天然流露,這時候你對道德的觀感,也與此前大為不同。
讀史哲的中產,視野關注社會
史哲類,富人型,選擇標準是有沒有價值。社會角度。中產成功人士。他們有思想,有能力,高智商,會賺錢——但,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他們無時不刻不是憂心忡忡,老是有種大禍臨頭的危機感。這一層次的人,思維深度就是網絡上最經常說起的富人思維,遇事不是看短期的利益,而且是看長遠的價值。所以他們又可以稱為價值型,長線思考型。看問題更注重規則,比普通人多看出幾百碼的距離。在思維廣度上,這類人注重的不是自我,也不局限于周邊。他們會把一個問題,放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下考量,所以他們的結論,也往往充滿智慧閃光點,讓人眼前一亮。
他們在思考中,加入了時間這個概念,時間這個要素,他們看問題不是看現在,而是看多少年以后現在的價值,他們熱衷于長線思維。
閱讀經典的成熟人群,思維視野關乎周邊
傳統經典小說,功利型,選擇標準是有沒有利益。以周邊為中心,具備換位思考能力,大量的社會人群。他們思考的深度,不再是幼稚的,而是成熟的、理性的人格就基本上成熟了,知道了責任與義務,能夠擔當人生使命了。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時閱讀者還未形成更豐富的理性思維,他們在生活中會是個好丈夫,聽話的好員工,但這個丈夫是窩囊的,這個員工是沒有創意的。
他們看好處與壞處,做不做一件事情,主要看這件事情對他現在有沒有好處,好處是多少,做出選擇與抉擇。
初涉閱讀的小清新,思維視野關注自我
閱讀類型,流行娛樂小說,幼稚型,選擇標準是喜歡不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完全情緒化,凡事看自己喜歡不喜歡。人格相當脆弱,所謂自我也是飄忽不定的,呈現出十足的孩子氣。
他們不看有沒有好處,只看喜不喜歡,完全是情緒化的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世界應該圍著他們轉,如果沒有圍著他們轉,他們就不高興,不開心,不配合。這些人的心智水平還處于孩童,雖然已經長大,但是本質上還是一個孩子。他們本質上也是容易被騙被哄被利用的一部分人。
喪失思考能力的邊緣人群,思維無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