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HAVE NO PAINS,WE DON'T DRESS A PANTS
自然醫(yī)學是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不打針,不吃藥,不求醫(yī)生,不住醫(yī)院,依靠一個有效的工具或方法,以自我診斷,自我治療,自我康復,達到延年益壽、祛病健體為目的的一套理論。
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yī)草﹑黃草﹑艾絨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shù),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zhì)化,上部萆質(zhì),并有少數(shù)短的分枝,葉厚紙質(zhì),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于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
全草入藥,有溫經(jīng)、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qū)。
禁忌
1、孕婦
2、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xiàn)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出汗等,甚至發(fā)生暈倒。因此,一旦患者出現(xiàn)暈灸,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