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很喜歡的作者寫了一篇文章做年末總結,2016年的她窮游了自己最喜歡的國家,做了一個很成功的公眾號,還自我調整從一個很大的負面情緒里走出來,她的2016努力而充實,成就滿滿,是很有改變的一年。
她在文末做了一個讀者問答“2016,你最喜歡什么樣的自己”?盯著問題我想了好久,突然發現在這一年的三百多個日夜里,并沒有哪一刻的自己特別值得滿意。然后我說:不夠勇敢,不夠堅定,不夠努力,很遺憾,2016,我還沒有開始喜歡自己。
其實更遺憾的是,不僅是2016,在過去的十九年里,我都沒有哪一刻由衷地喜歡過自己。
記得小學的時候,每到作文課我都是班上的焦點,因為幾乎每一節課我都要拿著自己的作文作為范文在講臺前朗讀,可當時羞澀的我并不覺得那是一種榮譽,因為在全班同學的注視里多留一刻都是一種折磨,因為不夠勇敢不夠自信,所以即便是處在贊賞中,自己欠佳的表現也沒能讓它成為美好的記憶。
而我的語文老師,那個胖胖的很慈祥的中年女人,真的是我的伯樂,她給過我優加六顆星的榮譽,甚至在辦公室里跟好多老師夸我未來是當作家的料,在那個給顆糖就可以開心好久的年紀,我真的很感謝她對我的賞識。可我終究是沒能成為她所期望的樣子,也沒能像她口中所說的那么優秀,以至于后來在街上偶遇時,都心虛到避之不及,怕她看到自己現在這樣不爭氣的樣子會感到失望。
我覺得自己是那種無論做什么都會一波三折的人,幸運的時候波折之后就會成功,不幸的時候就算摔了一身泥也一無所獲。
在08年的那場大地震里我遇見柴靜,也遇見了自己的夢想,我覺得可以站在最真實的地方揭露痛苦和黑暗是一件無比神圣的事情。可當我第一次在家人面前正式而堅定得說出我的夢想的時候,在他們不可思議的眼里,我看到了反對。是的,非常反對,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東奔西跑、風餐露宿是一件很不可理喻的事情。
尤其是我的媽媽,她從一個時代的貧窮里走過來,在這座城市摸爬滾打十幾年,好不容易拼到站穩腳跟不愁吃穿的時候,她的女兒卻又給了她一顆風雨飄搖的心,所以高三一整年當別人的媽媽都在千方百計鼓勵孩子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時候,我媽媽卻想方設法、旁敲側擊地勸我消除這個念頭,她小心翼翼地不忍傷害我,我卻用我的倔強攥著一腔熱血不肯投降。
而當我終于摒棄一切聲音、義無反顧在志愿上填滿了新聞專業的時候,卻沒有學校錄取我,不可思議也從沒想過,我的分數明明夠啊。我瘋了般打老師電話、打教育局電話,可所有的一切都告訴我,塵埃落定了,不可能了,然后整個人都懵了。
我如行尸走肉般一整天不吃不喝,來玩的小表妹童言無忌,說了句:你看老天都不喜歡你。積攢的情緒就那樣一瞬間爆發,像個孩子般嚎啕大哭,歇斯底里,淚流滿面。我就是不明白,為什么啊,憑什么啊,我明明那么努力,那么渴望,為什么就不能是我啊。
在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別說喜歡,我甚至都開始討厭自己,以往的種種不順與失落也都涌上心頭成為我自暴自棄的借口。我總覺得生活里都是不公平,陷在自我否定中怎么也走不出來。
但時間是個好東西啊,它給你傷痕,也教會你成長。
在那段昏暗無光的日子里我收到了來自很多人的安慰和鼓勵,我沒有裸露我的傷痕,卻有那么多人來關心我的喜憂。即使在我一言不發的情況下,她也能自顧自在電話那頭說好多好多很溫暖的話,最后甚至哽咽地祈求:你不要放棄好不好,還有機會的。我這才驚訝的發現,失敗的我,落寞的我,那么不被自己接納的我,原來被那么多人喜歡關心著。
真的感動。
說實話,我曾喜歡崇拜過很多人,也曾幻想過各種各樣的自己,卻終究沒能做到讓自己滿意。不是我期望太高,而是我缺點太多,能做到實在太少。
但是有傷痛就會有成長,在刻骨銘心的疼痛過后,沒有大徹大悟也會對生活有所改觀。
你身邊有那么多優秀的人,也羨慕崇拜過那么多優質的偶像,但人歸根結底是自己的觀眾啊,你參與了自己的一整個人生,總要為自己鼓掌一次啊。
即使現在你還沒有開始喜歡自己,沒關系,我們有時間有能力去改變自己成為優秀的人,去勇敢地靠近那些你喜歡的人,去鍥而不舍地堅持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你的努力總有一天會給你破繭成蝶的美麗,總有一天你也會像喜歡他們一樣喜歡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