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上班的路上刷刷微博看看有什么八卦啊;再看看朋友圈,曬包、曬口號、曬娃的很多啊;中午午休的時候看看公號推送,房價是不是下跌了;下班回家的路上再逛逛豆瓣,其他的也就是養個青蛙什么了。”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而大家關心這些事情,是剛需嗎?不一定,很多都是群體心理惹的禍。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烏合之眾》這是一本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原著是法國的。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國內現在有很多譯文,出版社也各不相同,我選擇的是新世界出版社的書。沒有什么特殊的選擇傾向,只是正好看到就正好選擇繼續看下去了。如果你感興趣,我也建議你隨性選擇。
這本書讓我對現在的社會環境有了新的體會。比如,“觀念、感情、情緒和信念,對于群眾來說,都具有病菌一樣強大的傳染力。”這個社會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每一個看到焦慮的人都被傳染了,繼而影響周圍的人。《烏合之眾》在領袖篇章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在聚集成群的人中間,所有的情緒會迅速傳染,而這正是恐慌往往會一瞬間爆發的原因”。
房價越來越高,物價也越來越高,賺的錢卻沒有越來越多。周邊到處都是一夜成名的,一夜賺了幾百萬、一夜成了網紅。而看見這些,自己也開始不斷質疑自己,我就這點能耐了?我能做的更好吧!
可是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想,沒有實際行動。也有人說我行動了,可是沒有效果啊。是沒有效果還是你放棄了?學會認字了就是學識淵博了?學會畫畫了就是畫家了?所有的財富都是積累起來的,不是靠看看別人怎么生活,看看最新動態就可以擁有的。
我曾經一直在不斷的思考中“行動”,想著自己應該可以怎么做,應該怎么升級,完美的在腦海里完成了一個白日做夢的流程,但卻沒有一絲行動。因為現實很殘酷,有很多阻礙;而我不想打破現在安穩的生活,我也害怕失敗,沒有人喜歡失敗的。
大部分焦慮都是因為發現事物的“遠見”,卻對現狀秉持漠然。
我想,如果你也正處于焦慮、煩悶,急需一個出口的時候,去看看《烏合之眾》這本書吧。至少它能帶你認識這個世界,了解生活常態的緣由。讓你的內心多一分了然,對未來的生活也多一份堅定。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