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有幾個要素:
- 圖表類型
- 圖表顏色
- 字體大小以及顏色
- 繪制圖表的注意點
- 圖表設計原則
一. 圖表類型
比較常用的圖表為:
- 柱形圖
- 餅圖
- 折線圖
- 表格
- 曲線圖
- 環形圖
- 熱度圖
- 雷達圖
- 列表
- 面積圖
- 組合圖
- 散點圖
- 氣泡圖
以下為具體介紹:
A.柱形圖
又稱條形統計圖,條狀圖。是一種以長方形的長度為變量的統計圖表。常用于比較兩個或以上的值。柱形圖常見的有以下4種:
垂直柱形圖,最常見的柱形圖; 水平柱形圖,一般按照數值的大小排列; 簇狀柱形圖,用于多組數據比較,強調一組數據內部的比較; 堆疊柱形圖,用于多組數據比較,和簇狀柱形圖不同的是,堆疊柱形圖更加強調一組數據中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B.餅圖
以圓心角的度數來表達數值大小的統計圖表。常用于表現數據的占比關系,餅圖中各項的總和為100%,最適合表達單一主題,即部分占整體的比例。餅圖的類型比較少,主要有以下三種:
基礎型餅圖,包括常規型餅圖和環形餅圖; 半圓型餅圖,在某些場景中,半圓會比較方便排版,利于對齊。而且標注信息也方便呈現; 復合型餅圖,當餅圖的扇形數量過多時,可以將最后的若干項合并為其他類,在二級圖表中表現這些項目的構成。
C. 折線圖
是通過線條的波動(上升或下降)來顯示連續數據隨時間或有序類別變化的圖表。常用于強調數據的變化或者趨勢。折線圖主要可分為單條、多條、堆疊:
單條折線圖,只顯示一組數據波動的情況; 多條折線圖,同時顯示多組數據波動的情況; 多條堆疊折線圖,顯示多組數據波動的情況,同時表現多組數據之合的變化。多個數據疊加時(堆疊圖),推薦使用面積圖,不推薦使用折線圖形式
D. 表格
由若干的行與列所構成的一種有序的組織形式,表格可以高效率的展現大量數據。表格的類型多種多樣,除了單純的文本和數字外,我們還可以往里面添加圖片、操作等多種類型。表格是幾種圖表中最多樣和特殊的類型。
基礎表格,靜態純文本類的基本表格; 內容復合表格,由其他內容類型結合的較復雜的表格形式; 操作復合表格,用戶的行為對表格樣式或特征產生影響。
E. 曲線圖
使用光滑的曲線來連接。如果數據是連貫實時的,且任意兩點間的數據具有分析價值,用[曲線圖] 比用[折線圖] 更合適,如24小時數據。
F. 環形圖
即中心為空的餅圖,用來表現進度。除了顯示占比,還可用來顯示進度加載,擬鐘表/ 計時器設計
G. 熱度圖
常用在基于地理位置,對一段時間的數據(常常是離散量)累積量進行分布統計的圖表,進而可以分析數據密集區域/稀疏區域。這是一種展示效果較好的表達方式。
H.雷達圖
[雷達圖] 在比較多個類別數據序列以及查看整體情況很有用,既可以查看自身整體發展的均衡情況,也可以對比兩個序列整體的優劣勢。這也是一種展示效果不錯的數據表達方式,在展示整體綜合信息上很直觀。
I. 列表
列表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通常我們見到的列表往往是如下最右的Spendee的界面,但也有一些APP做了可視化嘗試,在列表中通過對數據可視化做一些分區,詳見如下左和中Elevate的界面。
J. 面積圖
面積圖強調的是數據隨著時間變化的程度。
K.組合圖
是將兩種或多種圖表類型顯示在同一圖表,主要是實現將不同角度的數據放到同一圖表中,以便發現數據之間的關聯性。
L. 散點圖
散點圖常用于顯示兩組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可展示數據的分布情況。例如,下圖展示了全年每個訂單的產品數量分別情況。
M. 氣泡圖
用于顯示三組數據之間的關系,其中一組數據作為橫坐標,一組數據作為縱坐標,另一組數據表示氣泡的大小。
二. 圖表顏色
A. 深色底
深色底上的圖表通常為了營造一種氛圍,展示數據信息一般較少,此時可以選用鮮亮的色彩,這樣圖表信息容易從深色中跳出來。
B. 淺色底
如果需要清晰展示大量的數據信息,建議選用淺色底,數據信息在淺色底上的識別度相對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數據信息量太小,淺色底上會顯得頁面太空,這會讓用戶覺得你的平臺沒有內容或者熱度。當然,這可以通過圖形質感、顏色等優化。
C. 色彩底
有時,為了讓頁面更加生動,可以將數據信息展示在大面積色塊上。
商務類APP可采用用藍色、綠色系作為底色。
運動類APP可選用的色彩自由度更高,偏活力的色彩,如橙色、黃色、橘色等都可以。
D. 圖片底
為了讓數據閱讀更加輕松,可采用圖片底。在一些天氣類APP中,這種使用方式比較常見,圖片內容與數據信息產生關聯,提升可讀性。
三. 字體大小及顏色
原則:以設計師為準
行長度:每行的字符個數對于整體的可讀性起著主要作用。如果文字段落非常寬,那是很嚇人的,難以閱讀。同理,每行文字太短也不行,會給讀者的眼睛帶來壓力,造成混亂。
行距:每行文字間的間距也同樣重要。看看這篇文章,如果每行文字都與上下兩行粘在一起,你就無法理解這些句子。
字體樣式:字體的樣式也會影響可讀性。簡潔的襯線字體和無襯線字體是最具可讀性、最易瀏覽的,而那些華麗的手書和新奇字體則最難破譯。
外邊距和內邊距:和行距一樣,元素周邊和之間的空隙也影響著用戶閱讀文字本身。
顏色與對比度:文字顏色與相應背景也至關重要。如果在綠色背景上寫綠色文字,就難以閱讀了。設計師選擇淺色字深色背景,或是深色字淺色背景,都是有原因的。對比使得字符容易閱讀。
四.繪制圖表的注意點
A.柱形圖
數據產品的圖表強調數據的準確性,通常零基線是不可或缺的,為了強調起始位置,顏色上要比其他的網格線深。考慮到用戶不同顯示設備的差異,建議至少取94的灰度值才可以保證清楚的辨識,顏色太淺在一些設備上無法顯示清楚。
柱子的寬度為D,則柱子之間的間距建議在1/2D與D之間,簇形柱形圖兩個柱子之間的間距建議為1/8D。這樣既可以保證柱子之間不會過于分散-失去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又不會過密-保障數據之間的獨立性和舒適閱讀。
B. 餅圖
餅圖一般我們采用的繪制方法是,按照用戶的閱讀習慣,從上到下,以時鐘的12點為起點,順時針排布扇。
但這種繪制方法存在一點不足,在用戶視線的焦點——餅圖的上半部,不重要的最小數據項和最大數據項一起占據了視覺焦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做了一些優化,同樣以時鐘的12點為起點,先逆時針繪制最大切片,再回到12點,順時針繪制出第二大切片,其余切片依次繪制(圖2-17)。這種方法使得用戶視線的焦點——餅圖的上半部放置的都是最重要的數據。但這種繪制方法也有一點小小的不足:在有多個餅圖時,每個餅圖的起始位置都不相同(圖中問號所標出的位置)。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選擇不同的餅圖繪制方法。
C. 折線圖
折線圖常用于表示數據的變化和趨勢,坐標軸的不同對折線的變化幅度有很大的影響。坐標軸的數值設定的太高,則折線變化過于平緩,掩蓋現實無法清晰的表現折線的變化。反之,如果坐標軸設定的太低,又會讓折線變化過于陡峭,過于夸張夸大了折線變化的趨勢。
如何提升圖表的易讀性
數據產品中往往充滿了大量的數字和圖表,用戶容易淹沒在數據的海洋中,除了精準表達這些數據以外,提升圖表的易讀性也是數據產品中圖表設計的一個顯著特點。圖表中文字部分通常為具體的數值和數值的含義解釋。通過對這些文本進行合理排版,可以使用戶快速理解圖表,從而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
A. 柱形圖
坐標軸的標簽使用水平排列,不建議垂直排列或者傾斜排列,字數多的時候不易閱讀。柱形圖中部分標簽的使用方法也適用于折線圖。
柱形圖的標簽排列 水平柱形圖一般會簡化坐標,數據值跟隨在柱形圖后方,增加數據墨水比率。
水平柱形圖 當坐標軸標簽過長時,垂直柱形圖無法將所有坐標軸標簽全部顯示,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可采用水平柱形圖增加標簽的顯示空間。
顯示主刻度,其余數據省略,通過交互動作來顯示。比如顯示2010年/2011年,而年里面的具體的月份隱藏,hover時出現。如圖2-22中的橫坐標。 高位數的數值可以轉化單位。比如500,000顯示為50萬,更符合中文的閱讀習慣,且節省空間。如圖2-22中的縱坐標。
B.餅圖
在餅圖內與百分比數值一起顯示。
信息連貫視覺集中,理論上最合適的位置。但受限于餅圖本身的形狀和大小,文字過多時容易溢出。
使用引導線,在餅圖周圍合適位置顯示。
引導線可以將切片與標簽有效的關聯,可以顯示更多的字符數。引導線較多時,可以進行變形規整。在數據產品中通常是活動數據,數值大小經常在變化,標簽和引導線的位置不固定,排版上難以掌控。
數值和標簽分離顯示。
標簽字符數不受局限,但標簽與餅圖分離,需要對照閱讀。
配合交互動作切換標簽在環形圓餅空白處顯示。
空白部分不受切片大小影響,標簽和數值可一起顯示。適用于強調當個切片數值。標簽與切片對應關系需要帶交互操作說明,數據展示較隱藏。
C. 表格
文字信息縱向列對比能夠很好的形成視覺引導線,符合格式塔心理學中相近原則。不同的數據類型有不同的對齊方式。一般來說文本采用左對齊,數據右對齊,方便通過數字位數的長短對比數據的量級和大小。
表示狀態的文字,通常只有固定幾種類型(如已完成、待支付等),則可以采用居中對齊。關系緊密的字段可以靠近成組排列,加強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同時減少了數據組的量,也可以方便用戶快速定位信息。
五.圖表設計原則
首先必須要記住:圖表的任何一個元素都不可以任意擺放
為什么很多人崇尚 商業圖表 原因就是 圖表的任何一個元素都不是任意擺放的
設計圍繞的主要是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1.親密性
親密性原則指的是:將相關項組織在一起。因為在一個圖表上,物理上的接近就意味著它們之前存在意義上的關聯。
2.對齊
對齊原則是指:任何元素都不能在圖表上隨意安放,每一項都應該與圖表上某個內容存在某種視覺聯系。
3.重復
重復原則是指:設計中的某些方面要在整個作品中重復。
4.對比
對比原則是指:如果兩項不完全相同,那么就應當使之不同,而且應當是截然不同。
B1 擺正你的元素關系[親密性詳解]
觀察附件圖片:
第一張圖表標題和圖例看起來有并列關系,但實際上,并不存在并列關系。
這樣的圖表讓人看起來會覺得沒有重點,所以圖表標題根本沒人會多看一眼,
受眾會很茫然這是什么圖?
請記住:圖表元素里 圖表標題 的意義是告訴受眾這個圖要表達什么
第二張把標題和圖例通過空間和大小分成兩組,這樣就變得好得多
受眾看到圖表標題比較大的字后,受眾馬上會明白你要通過圖表表達什么了。
B2 專業精神 [對齊詳解]
你我實際已經在Excel應用中不知不覺的使用了這一原則,而且很多情況下,你我用到的都可能是居中對齊。
尤其是Excel 圖表的標題 默認 是這樣的
但你應該知道,左右對齊給人的視覺效果更為強烈。
文字邊緣與圖表核心偏遠對齊往往有更好的效果
這里有兩個概念要講:
軟:
居中對齊的邊界是中心線 而這個中心線在人的視覺中的概念是模糊的 其兩側 大量的留空 會使人感到安全 但反應了你的怯懦
硬:
無論你愿意或不愿意 圖表的 坐標和邊框 總給人 生硬的感覺 與這些對齊 就會使圖面顯示出硬朗的感覺 讓人信服
下面的例子中,NO.3明顯要比其它好很多,最糟糕就是NO.1了。
B3 不要讓你的圖表失去統一性[重復原則詳解]
要有整體性,你甚至可以在自己的多個圖表中都沿用某一種重復,這樣別人看到這個重復的時候就能知道這個圖表是你的作品。
在圖表設計中,重復性原則有兩種應用。
第一種就是 顏色,使用顏色之前你必須清楚,顏色的大面積 尤其是圖表區背景
使用會減少圖表核心訴求的表達面積,降低圖表的表現力。
看看 圖示№ 1
第二種重復是在元素中相同的格式,這會讓受眾很清楚的明白各元素間的層次關系。
重復原則可以讓你的圖表看起來簡化一些,而且更具可讀性。
比如字體的大小 字體的類別
請盡量在圖表中不要超過一種字體 和 兩種字體大小 這個限制 因為字體是形狀
看看 圖示№ 2
無論如何:圖表中的字符千萬不要太多。坐標軸上的字符是圖表字符相對集中的區域,請慎重處理坐標軸
圖表重點體現的是: 勢 / 差異 / 趨向 這是體現你目標訴求的表現方式
如果體現信息過多 勢 / 差異 / 趨向 就不明顯了 其它的信息干擾了圖表的目標訴求表現
不要認為圖表上的某些元素圣神不可侵犯 大膽去掉它 比如坐標軸 網格線 繪圖區背景及邊框
看看 圖示№ 3
記住一個原則:所有字符和信息必須少到3秒鐘可以理解你的圖表。
B4 強烈的去表達你的訴求[對比使用詳解]
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準備使用圖表來說明什么問題?要說明這個問題 請大膽使用 對比
它將有力的幫助你完成這樣的表達
對比一定要強烈,千萬不要畏縮和偷懶。不管是有意無意,一般人很少用到對比原則,反而常常在這個問題上犯下錯誤。
需要注意:如果對比不強烈(比如三號字體和四號字體),就不能算作是對比,而會成為沖突,在觀眾看來,這種設計更像是一個失誤。
在圖表設計中,對比可以通過很多方法實現:如字號、字體 顏色 形狀[點 線 面] 等。
通常,我們需要使用以上多種方式來實現對比。
最好的對比切入點是:顏色 和 大小或面積
如果你的圖表上的顏色不多:比如只有白色 和 黑色 ,你只要將其中一個元素改為 紅色 這個對比效果將完全不同
但關于字體的使用要注意:同一圖表中應用了對比的元素,該元素的對比效果不能出現兩次[比如字體的類別 和 顏色]。
永遠記住:請保持整個圖表的布局有焦點,且焦點是唯一的
附圖右側的圖表明確向受眾傳遞了如下信息:
使用了較大的字體來這個圖是做什么的,使用了紅色這個強烈的顏色來說明當前的進度如何
注意:
色彩的使用 在這里紅色將受眾的視線集中在了當前的進度,他就成了關注焦點 因為它太強烈了
圖表標題的大字使用 在這里成了輔助說明當前進度的必要信息
左側的表現就相應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