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17,應該對自己過去的一年做一個總結!
這一年我做了什么?經歷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一、心理
2017年是我的本命年,人們都說一般在本命年里會有兩種極端,要么會行大運,要么會倒大霉。
我對好壞向來是遲鈍的,或者是因為我懂得了禍福相依的道理,又或者說生活中之所以發生的事,是因為我需要它發生,我需要從中體驗和學習一些東西。
在2017年里,最倒霉的經歷應該就是被欺騙吧!經歷過了欺騙才更懂得真誠的可貴,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做什么決定,一定要認真聆聽內心的感受。
也就是郭老師告訴我的三個合一:言行合一,心行合一,心口合一。
還有一個小確進。17年年底,我體驗到了成功拒絕別人的感受,拒絕別人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有了那次的體驗,我感覺內心更加堅定自信了。
二、理財
從2016年11月1日開始記賬,到今天已經記賬433天了。記賬帶給我的變化還是有的。
以前我對于金錢幾乎沒有概念,因為從小很聽話不怎么花錢,錢對我來說只需要滿足生活的必需品就夠了。大一的時候學校給我發了2000塊錢助學金,拿到錢后,我立馬就打給爸媽了。室友覺得我很奇怪,我當時想的很簡單,因為我的生活費夠用了不需要那個錢。
大二那年去溫州打一個月暑假工,賺了三千塊錢。拿到錢我就給爸爸打電話,讓他來溫州玩,爸爸說想去看海,我就拿著我的老爺手機百度找路線,帶爸媽去了溫州洞頭看海,雖然比不上去臺灣看的海視野開闊,可那時候去玩好單純好開心。玩一通回家剩下不到一千了。不過帶爸媽玩的這個錢花的很值得,只不過因為當時沒有金錢意識過程中也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錢。
如果大學的時候就懂金錢的重要性,就學習理財,自己有點積蓄有規劃一點,現在就不會生活的這么困窘了。
記賬433天,分析了自己一年支出(不上圖了,隱私),對自己的用錢習慣和偏好有了一個大概了解。
數據最能客觀的說明問題(大數據時代,手機都比自己了解自己,細思極恐):
第一、除去被騙的那三千多塊錢(不敢跟家人說,姐姐要是看到也假裝不知道好不好),還有一千多塊錢的意外支出,比如一些原本可以免去的手續費,沒有計劃的意外消費,還有一些買回家卻沒有用的東西,還有很多次為了避免遲到打的的車費,雖然在老板印象里我已經是個愛遲到的人了。這幾千塊錢都消費原本都是可以省下來的錢。
第二、在我的消費結構中,從數據中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外表方面太不注重了,從一月份到十月份,我買的所有的衣服褲子鞋襪加起來竟然不到一千五。直到12月才給自己買了幾件像樣的質量好點的衣服。
第三、在學習進修方面的投入太少了, 總共不到800塊錢。如果算上健身的錢,那我也是花了重金了。不過花的那些錢很值得,是對自己身體的投資,那段健身的時光很棒,我很懷念,也明顯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得到了改善。
今年給自己定了一個儲蓄目標,這個在下次會專門寫一篇2018目標的文章。
三、公眾號
17年最讓我高興的一件事應該就是寫了這個公眾號。有人喜歡看我的碎碎念是件很開心的事,另一方面高興的是在這里我認識了幾個朋友。
比如鴻源哥,張小迪,阿寧,還有騎驢大師等。我真懷念去年三月份到五月份我們每天都發文章,互閱互贊的日子。我記得每天發完文章最期待的就是看鴻源哥給我的留言, 好像每次都是夸我表揚我的印象最深的是鴻源大哥說,我有能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此我深深的感激!
我不知道我是有多幸運,總能遇見那些會相信我鼓勵我的人。就如同當初我的語文老師說也許我有當作家的天賦,就如同高三畢業時我的物理老師對我說,我的堅韌我的細膩感動著她,并且相信只要我內心始終朝著一個方向,整個世界都會為我讓路。也如同我現在的老板,說我以后可以成為一個大設計師。我不知道我將來會怎樣,但他們的信任和鼓勵已經我的心里生根發芽,我也相信有一天開花結果。
四、閱讀
2017年我讀的書很少,不過我讀過的書一直都不多!雖然總是戴副眼鏡很書生的樣子,跟別人介紹自己興趣愛好的時候也會加上閱讀這一項,可我真沒有看多少書。(尤其是認識張小迪之后,我都不好意思再說自己喜歡看書了)
2017年,我讀過完的書,沒讀完的就不說了。紙質書《我的路》《小王子》《倉央嘉措》《我的前半生》《白鹿原》《我們仨》,其實應該寫讀后感的,后來一直拖著,之后會補上的。
最近喜歡上微信讀書,因為能和微信好友有互動。讀了《一個人的朝圣》《島上書店》,在京東閱讀上讀了《那些我們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還有之前在熊貓書院讀的一些書,可我覺得,讀書還是自己一個人比較好,現在都不記得之前讀過了什么,打卡讀書像完成任務一樣,不好玩。
姐姐給我買的《光榮與夢想》讀了開頭就擱下了。因為后來去逛書店買了《白鹿原》《瓦爾登湖》《我們仨》沒有沒有心思再去讀之前的了。還買了一本地理雜志《大拉薩》,因為國慶的時候本打算去西藏,想先了解一下人文地理,可后來覺得太倉促了,沒有準備好就沒去了。
想做的事太多,想讀的書太多,正因為多了,就不知從何開始,心理倒有了負擔。所以我發誓,手上的書沒有讀完就不再去買新書。
還有我發現我讀書喜歡看別人推薦的書單或者是暢銷書。以后我想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其實我一直喜歡讀歷史地理方面的書。可看看我16年和17年讀過的書都是偏文學的,或者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類別的書,讀的很盲目。18年我的書單還沒確定,但總體計劃應該是分門別類的閱讀。
四、工作
工作上不說了,因為正打算辭職,會寫一篇專門的文章說工作一年的體會。
五、情感
2017年,我跟爸媽的關系變得更好了,至少從我的角度來說。
以前我不確定爸爸對我的愛,我覺得爸爸對我太嚴厲了,爸爸偏愛姐姐,即便在16年我來長沙的時候還抱著這樣的成見,想起來還會委屈的哭。可是17年,媽媽生病住院那次,因為一件事情我跟爸爸說了很多自己這些年的感受,我的這個好像不是時機的舉動,讓爸爸和我的關系發生了一些改變。現在我知道爸爸很愛我,他也知道我很愛他。至于媽媽,一直都很可愛啊
至于個人情感問題,嘻嘻,今年努力。
總之,我覺得今年的自己比去年的自己又多了一點自信,更喜歡自己一點了。 2017,再見。2018,你好!
寫于:2018.1.7
刪改: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