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名字《降臨》改編自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電影沒有一貫好萊塢科幻大片中的奇觀化視覺效果,導演成功地營造了一種神秘平緩哀傷的氛圍,影片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思索生死、記憶與愛的文藝片。
隨著哀傷的音樂響起,電影開始的五分鐘,快速地閃過一個女孩的出生成長和死亡,這電影對女主的女兒的一生故事的預敘。
然后回到事情的最初,十二個貝殼形狀的不明飛行物降臨在地球上,開始了人類和外星人的接觸。美國政府找來了語言學習家路易斯來解讀外星人的語言。在小說中,女主是個語言天才,小說中寫道她高中時曾參加過一個封閉式俄語學習夏令營,一個學期后,她不僅學會了俄語,而且融入了俄語的思維方式,連做夢都是用俄語,俄語成為她的內在語言。電影中,她還會波斯語。
外星人命名為“七肢桶”,其語言即“七文”。隨著女主對“七文”的研究,電影同時不斷插敘了她以及她女兒的故事,這種神秘的外星文似乎和女主的一生息息相關,每一次學習‘七文’,都會讓女主想到很多事情,那是她的將來。
小說《你一生的故事》中描述七肢桶“外星人有七根長肢,從四方向中央輻輳,軸心處掛著一個圓桶,整個形體極度對稱,七肢中任何一肢都可以起到腿的作用,同時任何一肢也都可以當作手臂……七肢桶的身體周圍排著一圈眼睛,共有七只,沒有眼皮……它身體各個方向上都有眼睛,任何方向對它來說都是‘正前方’”。電影中的七肢桶長這樣,和小說沒什么差別。他們的長相和他們的語言以及他們的思維方式都很像,沒有始終可言,任何方向都是“正前方”不僅是他們的空間位置而言,他們對時間的感知也如此,對于他們來說,時間沒有前后可分。這種思維方式決定了他們的語言形式。
“單純觀賞的話,這個句子就像草草畫下,加以幻想變形的許多只螳螂,互相勾連交纏,每一只的姿勢都略有不同,共同形成一個紋章圖案。超長句子的觀賞效果與迷幻招貼海報相似:有時讓人癲狂淚下,有時讓人昏昏欲睡。”電影近乎完美地視覺化了“七文”,完美地表現為水墨書寫的圓形,圓形的不同的邊緣細節代表不同的句子意思。七文類似于佛教的宇宙圖案,無始無終。
根據語言學著名的“薩丕爾-沃爾夫”理論,思維依賴語言,語言決定存在,沒有語言我們無法思考,語言決定思維方式,決定了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所以在電影中,隨著女主對‘七文’的不斷研究和破譯,也逐漸解鎖了“七肢桶”的思維方式。
小說中,真正讓女主找到破解的關鍵是費爾馬最少時間律,而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是原著小說作者所認定的主旨,但是在電影中,女主對“七文”的關鍵性領會類似于神話“上帝點醒亞當”,因為手指的接觸,突然靈啟,突然頓悟了,這減低了電影的“科”的程度,使電影變得“幻”化了。
費爾馬最少時間律假設即一束光實際所取的路線永遠是最快的一條,這道光束,在它選定路徑出發之前,它必須事先知道自己最終將在何處止步。也就是說光了解自己的初和終,知道因和果,在因之前就知道結果,在出發之前就知道目的。這是一種純粹的目的論。這真正點醒了女主。
女主發現一旦書寫和學習‘七文’,學習七文的思維方式,自己就仿佛進入了某種冥思狀態,在這種冥思中,前因不再是前因,后果不再是后果,萬事并舉,她可以看見她未來的丈夫即是和自己一起破譯‘七文’的同事,她的女兒的出生和死亡。這是一種非線性系統的思維方式。所謂“非線性系統”,和人類的線性思維完全相對。
這種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可能從最初誕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小說中解釋道可能是在人類和七肢桶的遠祖最初產生意識的時候,他們就形成了迥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人類從前后相接的的因果角度,線性的思維方式感知世界,感知時間,因此我們的時間是有前有后,一件接一件。而對于“七肢桶”的遠祖來說,他們是同步并舉的“目的”角度,同時感知所有事件,所有事件都是目的,有大的目的,小的目的。所以他們的文字是非線性的圖畫式無始無終。
所以在電影中,在女主破譯‘七文’的過程中插敘了她女兒的一生,那是她看到的未來。那也是她所看見的過去與未來的一切事件的歲月之書。這里違背了自由意志嗎?
以前看一部電影,因為之前看過簡介,知道主角最后面會死,看電影的時候看著主角那么努力地生活,忍不住,于是邊看邊哭,“你會死的,你那么努力干嘛呢?”死是最后的界限,知道死亡會發生,還是那么努力。孤注一擲,一往無前。
但是“預知未來的人不會奢談未來,讀過歲月之書的人不會承認自己讀過它。”但是讀過歲月之書的人會更勇敢地擁抱未來。這也是電影所給予的啟示,所以盡管女主知道自己的孩子會死去,丈夫會因此而跟她離異,會有錐心之痛,但是她仍然選擇了愛,和生下女兒。正如女主告訴自己的,如果你能對自己的人生一覽無余,從出生到死亡,你會嘗試改變嗎?盡管已經提前知曉人生以及它的方向,我無所畏懼,并且會珍惜每一分鐘。
人生本來不就是如此嗎?魯迅先生的小品中寫道:他會死的。然后被人打了一頓。但是不就是這樣嗎?每個人都會死的。但我們還是要活著。向死而生,從出生開始,每過去一秒,就是跟死亡更進一步。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在這個沒有兵荒馬亂的年代,需要我們直面的不是淋漓的鮮血,而是慘淡的人生。我們的人生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故事發生,我們不是英雄,無法成就傳奇故事,我們譜寫不了壯烈詩歌,也沒有天賦寫下流傳百世的文章。(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恃靚行兇,恃寵而驕,恃才傲物,恃運而嬌)
如果有一天我們湮沒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要活得豐盛。除了努力活著,除了天天向上,我們難道有別的路可以走嗎?殊途同歸,每個人都是要死的。但是愛人的擁抱還是如此溫暖,所愛之人的微笑又是如此甜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