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跟一朋友聊天,聊到了一直以來備受大眾爭議的一個話題,便是“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就是耍流氓”這句話。
這句話不知出于何人之口,卻曾經在網絡上紅極一時。我也曾親眼目睹過路邊巨大的售房廣告牌上出現過這句話, 覺得除了生搬硬套的好笑之外也感嘆這句話被大眾妖魔化的程度之深。也因為這句話的出現,咱年輕人談起戀愛來都戰戰兢兢,生怕最后沒成會被冠以“耍流氓”之稱。
這倒讓我想起了跟自己有關的一樁事兒,曾經我在跟我上一任男友談戀愛沒多久,他就開始跟我發放通告,說半年后我倆必須得結婚,不結還不行。聽了這話,我差點驚掉下巴,頓時驚慌失措,開始各種腦補半年后的場景: 要么苦逼哈哈的被人套上婚姻這副沉重的枷鎖,從此淪為人婦,面朝油煙背好酸;要么因誤人終身大事被潑硫酸加以報復,從此人不人鬼不鬼,那豈不是生不如死。噯,好焦灼啊我。
上面扯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任何一段戀愛的開始都無法預測它接下來的走向,誰能保證這段戀愛在行進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各種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始終一帆風順直至修成正果?誰都不能保證。在未來的路上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一些因素導致戀愛中途夭亡。比如性格不合,三觀不同,父母阻撓,或者發現對方有不良嗜好甚至有暴力傾向。當你發現有這些問題的存在,你還想跟這樣的人有進一步發展嗎?更別說結婚了。
因此,當上任男友在跟我還沒交往多久的情況下就拋出半年后必須跟他結婚的通告時,我著實覺得荒謬可笑。現在想想,他當時的著急正暴露了他思想不成熟的一面。
當然,我并不反對婚姻,也并非是把談戀愛當作不負責任的玩玩而已,只是覺得婚姻得看個人,它應該是兩個人心甘情愿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單純的淪為談戀愛的目的,況且我們現在的生活也不至于貧乏到以結婚為主要內容。
談戀愛是多美好的事,為什么非要讓它帶有目的呢。如果在兩個人談戀愛的過程中,發現對方跟自己趣味相投,三觀相同,正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伴侶,那不用誰提醒催促,戀愛到一定階段自然而然會走到婚姻那一步。若在談了一段時間戀愛后,發現彼此并不是自己所鐘愛的,就好聚好散,權且當作是人生的一次成長經歷,干嘛還非要心不甘情不愿去結婚呢。從樂觀的角度想,即使戀愛失敗,那段戀愛就當作是體驗了一下愛情的浪漫總還是可以的。
如果非要給戀愛扣上一頂有目的的帽子,那它的目的便是讓我們單純地享受到它給生命帶來的那份美好。那份美好如果能得以繼續延續,自然會朝它該有的方向發展。所以,婚姻只是兩個人談戀愛后的一個水到渠成,并非目的。
正如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點評嘉賓黃菡老師說,戀愛本身不會必然走進婚姻,總有戀愛失敗的時候。如果不分青紅皂白,說只要最后不結婚,戀愛就是耍流氓,對很多人而言并不公平。
不以談戀愛為過程的結婚才是耍流氓。
我所知道的好多人,因為到了適婚年齡,周圍同齡的朋友同事都紛紛結婚,自己也開始著急,再加上父母的催促,便匆匆尋了個人,在還完全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就加入了結婚的熱潮。結果沒過多久,因缺乏堅實的情感基礎,婚姻這道墻就被所謂的“性格不合” “柴米油鹽” “生活瑣碎” 給推翻了。
所以,當兩個人談戀愛時,不管是當事者還是旁觀者,別一上來就開始逼叨叨的追著人家問“什么時候結婚?”,在雙方都還沒經過一段足夠相互了解的戀愛過程的情況下就冒然結婚,實屬害人害己。我深信,在目前中國的社會情況下,如果婚姻不幸福將會禍害三代人,父母那一代,自己這一代,還有你們的下一代。這流氓可是耍大了。
因此,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未必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