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了,感謝你還在。我在魔都一切安~最近最想做的事就是找房子安定下來,現住的地方遠又沒有網絡,多少有不少的不便,還有有親戚照應,生活倒過得美好。
算出了遠門了。曾經在學校無論多忙,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味道,半個月一個月必定回家看看二老,現在就有有所不大現實,時間金錢都不允許了,這份牽掛就變得越來越重……此文獻給在家辛苦的母親。
一直想寫,但是就有這樣的執筆無詞。
①
一個農村婦女傳達的愛,過于的瑣碎。我想先說說之間在我心目中母親的樣子。
古板,不開竅。
這是我曾一度對媽媽的看法。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偏喜歡爸爸的。上山挖筍,下水摸魚。夏天,半夜拿著探照燈跟著爸爸出去捕捉知了。這一部分原因,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我成了班級女生第一“吵客”的原因。女漢子的說法在我身上不是憑空的,童年的樂趣玩耍是有相當一方面的關系。接觸的少,讓我覺得媽媽不愛我。
在小學初中的時候,我媽的形象就是早出晚歸,早上匆匆吃飯,就去工廠,上個夜班第二天就累在床上,午飯做好了,惺忪的眼是沒勁的。她很忙,我知道她的忙,讓我想要買件漂亮衣服,吃點海鮮,大肉,不至于那樣的拮據。她從她那拿錢不至于猶猶豫豫準備半天。
不關心我成績,不給我做好吃的,衣服冷暖全是爸爸照料。這就是我對媽媽的概念。
“吃飯該吃吃,零食別吃,想想我們那會菜湯都沒有。”
“這東西有什么用,不要買,我那會哪有這些東西?!?/p>
“去玩不花錢啊,一點都不懂事。”
“我跟你這么大,每天起來就洗三籃衣服,還要上山砍柴。”
總是拿著70年代的生活與我這90后對比,我哪知道什么概念,活在過去,我就是各種不通,什么事么?買個幾塊錢的小把玩就跟我叨叨。
我跟她是有隔閡的。
在我眼里,她就是個農村婦女就是個老古板,只知道賺錢,然后嘮叨著讓全家省錢。她說的全是定理,不容我跟我爸爸反駁。都在安排與計劃的框框里走,跟我說最多的就是,自己有才是真的有。我掙了點零花錢就可以讓你們吃好點,穿好點,不然哪有那么痛快。
②
家里發生變故,爸爸有心無力。媽媽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曾經她是輔助,現在就是走在前面的主力。高考我失利了,失利在家里最最艱難的時候,我重心放在保留家上,用大家的話是“沒辦法?!备嗟穆曇羰?,女孩子就不用讀了,家里都這樣的。
她卻說,“無論怎樣,明年考不考的上,在來一年,至少圖個不后悔?!泵霘⒁磺惺浪?。
我覺得這樣她太苦了,我想放棄。她說:“你要為將來打算,去讀,見見世面都好。”高三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但是還是失利了。她沒有罵我,問我的想法,復讀,大?!?她從來就沒有考慮過,是女孩,放棄學業,找個人嫁了人,分擔家里的責任。
于是,我就去了被譽為坑的大學。對于她,能讓我繼續學下去承擔了很多東西,心理和生理。在不言語中,她的鬢,銀銀閃耀。
“我送你去,或者找人送你去。上大學都有家里人送的,不能讓你一個人去,別人會看不起你的。”她的言語太多太多的無奈,卻異常堅定。
在家里出事的時候,我走了很多的大都市,獨自一人。她明白我足夠的堅強,獨當一面綽綽有余,但送我上大學這事不容商量。
那天晚上,她跟我說了很多,說家里不能給你很多了。但是我想你跟其他人一樣去上個大學。你想做的事,就去做吧,不想你因為家里后悔。不要擔心家里,家里有我呢,不會有什么事的。
她說,以前我顧你很少,好在你自己懂事聽話。我都看在眼里,只希望你別走偏了,路要你自己走。
她說,以前我想先掙錢,給你和弟弟好一點的生活,人家都有電腦,有空調了,不想你的生活條件跟我以前一樣,有時候想著有空了帶你去買件衣服,公園玩下,也總是耽擱了,現在….。
她說,家里現在就這樣了,很難改變了。希望你過得好點,漲漲見識。你現在就輟學了,只有高中文憑,去讀個大學,怎么樣文憑都高點,說不定以后就有出路。
她說,我不指望你能有多好,你過得開心就好了。家,都在這。但是希望你努力,命運跟他們不一樣,希望你過得也優秀不一樣,媽媽啊,就是希望你好就好了。
是夜,讓我眼淚流的肆無忌憚。憋著鼻息。
她本不會表達感情,說出來的話怎么就那么煽情。
送我去學校,見了班主任,幫我鋪好床,買好東西。她才要回去,把身上的錢都塞給我。她明明知道阿姨已經給我了,她卻說,剛開學很多都要用到錢。她沒有剩,全部給了我,連路上的飯費都沒留,說帶了牛奶餅干,一會到家再弄點吃。我趁她不注意,錢塞回她包里,被好一頓子罵。
這樣的感情太不經意,說出來的時候,感覺就那么的不是滋味。
③
時間好快,兩年就過去了。我就要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工作。
還沒到時間,媽媽就私下里給我找工作,托了這熟人那熟人,基本沒人把她放眼里,小城的拜高踩低在這種時候總是顯現。我確實想要好工作,可我并不想母親太過于低身下氣求人。
我不用你擔心,工作我自己找。阿姨們也會幫我張羅。
她始終不放心,私下里總是搗鼓著。
直到,我確定來魔都了。
她猶豫了,卻又說,去吧,家里有我。
去那邊有房子住嗎?會不會很辛苦。
我說沒有,要自己找,我想過去見見,我想多學習些,年輕辛苦怕什么呀!
她說,那就去看看,家里有我。就是太遠了。
這次她沒有送我,我跟同學哥哥的車來到了魔都。每天都打電話,怎么樣了,工作辛苦么?地鐵時間太久了,找個近一點的房子,貴一點沒事,錢不夠我來想辦法。
要是太辛苦了,就回家吧。我們苦點,日子就這么過吧。
我不想斥責她,我就聽著。我有我的責任,她有她的心疼,我們彼此都各自的方式在渴望彼此不同。
我在魔都,她在小城。一個人在城市里穿梭著,可我們誰都不是一個人,與生俱來地被人愛著。自己選擇的路,搖搖晃晃淌者淚也要走完。為了彼此的那份疼惜,總不能用努力辜負。
生活就是這樣,我們都一邊渴望著擁抱,一邊又承擔著孤單,一邊憧憬著貼近彼此,一邊又親手劃開距離。長大的好處就是享受自由,卻是沒了臂膀為價。
長大了,花花世界好精彩,陪父母的時間真的是越來越少了。有句話說,怕只怕自己努力上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
我渴望有一天,我不在用書面表達“我愛你”,而是演化成,不要在忙碌了,不要在干活了,我帶你去旅游,我買好東西護你左右,你不在推我出家門說以事業為重。我可以在悄無聲息地時間里,不在意的用行動說“我養你啊”。
走過那些孤寂無依的歲月,最終化成一個大大的禮物來擁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