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有且只有一場告別,你最喜歡的告別方式,是怎么樣的?
關于衰老和死亡,大量的舉例子,列數據,做研究分析。專業、嚴謹、謙卑,又不失坦然。這是這本書的作者——葛文德醫生,給我最直面的感受。
? ? ? 里面還有很多的專業術語以及醫學領域都是我聞所未聞,但不影響閱讀,作者的真誠足以打動你。
? ? ?另一個更深入的感覺就是本書的內容,也是我目前正在經歷的一切。
? ? ?我的爺爺,79歲,輕微老年癡呆,腦收縮引起記憶衰退,口齒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生活半自理,需要別人幫忙洗澡,穿衣服,做飯。除了偶爾的小便失禁,大部分時間大小便都能自理。這也是我們慶幸的地方。有時候,能記起很久以前的一些事,卻不記得幾個小時前發生過的事。愛熱鬧,喜歡出去和朋友相聚,但卻不怎么說話。由于肌肉無力,不能長時間站立。
? ?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幾年前的一次摔跤開始說起。
? ? ?幾年前,爺爺從樓梯上摔下來,摔到腰,有點嚴重,我還記得當時爺爺哭了,我想一定很疼。在醫院住過一段時間后,才回家躺著慢慢恢復。后來好了后,他又恢復健康正常的生活,可是,沒過兩年,他又不小心摔了一跤,這一跤幾乎是致命的,去醫院治療的時候發現,他有高血壓,大腦在收縮,記憶力急速衰退,好像老年人有的病突然都發生在爺爺身上。
? ? ?我知道,是兩年前的那場摔跤讓爺爺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創傷。
? ? ?從那以后,爺爺的性格開始有所改變,他寧愿相信陌生人都不愿意相信家人,導致被騙了很多錢,有時候給過別人錢不記得回頭又再給一次,家里人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想幫他把錢放起來,只留一小部分,爺爺不肯,覺得家里人想騙他的錢,還因此發過幾次脾氣。最后大家為了讓他能開心點,便由著他。
? ? ? 再后來,連續幾次大大小小的摔跤,讓爺爺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他再也不能喝酒,抽煙,和打他最愛的彩票。
? ? ? 所以當作者說老年的很多病都是從腳開始的時候,我不禁醍醐灌頂。老人最怕摔跤,因為摔跤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一項項失去,意味著和藥物的相伴,也更意味著失去獨立的機會。
他們的安全這時候對他們的家人來說比獨立和自由更重要。
? ? ?沒有什么比生命,比活得更長久更重要。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傳統的國家如此,在世界其他大部分地方也是如此。
? ? ?而葛文德醫生卻說,還有比生命更加重要,更加有價值的東西,它被我們忽略了。
? ?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他們這些問題:
他們最大的恐懼和關心有哪些?
他們最重要的目標有哪些?
他們愿意做哪些交換,不愿意做哪些交換?
在衰老和生命逐漸消失面前,我們從未問過他們這些問題,我們更關心的是他們還能留在我們身邊多久?
? ? ? 知道人必有一死是一回事,接受它又是一回事。
葛醫生說,“他們的主要關切包括避免痛苦、加強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系、意識清醒、不成為他人的負擔,以及實現其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覺。我們的技術性醫療體系完全不能滿足這些需求,而這種錯誤的代價遠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 ? ?那么,我們如何能夠在人們生命終結之時,幫助他們實現其最重要的愿望?
? ? ?至少這個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是困難的, 特別是中國很多不發達的城鎮,做這些也許意味著別人眼中的“不管不顧”。
? ? ?對爺爺來說,最重要的愿望也許是和家人在一起,能吃任何想吃的東西,能夠去各個女兒或是朋友的家,能夠不被監視。但是現實事,有時候他連出門都成問題,沒人在家看他,奶奶又急著出門的時候,往往會把門鎖著,怕爺爺走丟或是摔跤,這個看起來很殘忍,但是有時候真的是沒有辦法。而且考慮到他心臟供血不足各種健康問題,他被禁止喝酒和抽煙。
? ? ?我們那里醫療技術也不怎么好,輔助生活,善終服務,更是聽都沒有聽到過。家里的一切照看都是由子女代替,當子女代替不了的時候我們只能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而通常,這些會慢慢變成負擔,住院,觀察,打營養液,進一步手術治療等等,這一切也需要由家人陪著,因為我們沒有多余的錢請看護。
? ? ?在處理疾病和衰老面前,我們顯得無措和茫然,沒有多余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完全聽從醫生的指揮。
? ?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羨慕美國的醫療和養老狀況。我知道姑息治療、善終服務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終點。在積極治療無效和最終死亡之間的一個新的醫學護理階段,不以治療為主,而以幫助病人減少痛苦,在親人的陪伴下,在善終服務醫護人員的調理下,安寧的死去為要。
作者提供的幾個真實案例闡述了善終服務的方式、內容及其對于病人的益處。這樣的臨終方式值得我們期待和相互學習。
? ? ?這本書打開我一個全新的視野,同時也讓我認真的思考了關于衰老和死亡的問題,為人子女,我們無可避免的問題。
真心推薦,值得我們好好一讀的書。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這個話題,我們不再覺得神秘和不知所措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