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成功學和勵志名言泛濫的當下社會,我們總被教導著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但對于成功的定義似乎又十分狹隘,大多是有車有房有存款。你聽到很多雞湯,懂了很多道理,但是卻依然過不好一生。更有甚者,我們會聽到一些負能量雞湯。
“比你漂亮,比你聰明,比你出身好的人比你還努力,那你努力還有什么用?”,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三觀瞬間被刷新。現實生活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很多創業者抱怨BAT這樣的企業占用了太多的資源,而初創企業一無所有存活幾率太低。我們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相對于那些生下來就在終點線的孩子來說,你跑不跑都是輸,雖然如此,但很多人仍說生命的意義不就在于看清社會的殘酷依然能堅定前行嗎?
“有時候,你不努力一把,你都不知道什么是絕望”,很多人用努力了也沒用,在最后一樣會失敗來掩蓋內心的懦弱,因為害怕失敗而找出諸多借口。馬云說明天很糟糕,后天也很糟糕,但大后天很美好,只是大部分人都死在了美好的前夜。我們總是在看到希望之前就放棄了,然而很多事情要做了才會有希望,并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做。
“今天解決不了的事情不用著急,因為明天還解決不了”,我們給自己設限,總用各種條條框框約束自己。把拖延癥帶來的各種懶惰,歸咎于能力不足,然而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有太多是因為態度而并非能力。這世上從來不會無路可走,除非你不想走。
雞湯固然能激勵人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對生活抱有信心,充滿希望。因為我知道希望并非聊勝于無的東西,改用陳丹燕在《魚和她的自行車》里的一句話,希望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飯,不是肌膚之親,它是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