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是看了我公眾號上的文章找過來的,言語間的急切透露出她已經準備好了面對問題。
關于婚姻。
案主自述在跟老公認識快8年的時候結婚,結婚近8年時發現老公有外遇,于是離婚。
離婚幾個月以來,痛不欲生,與老公(前夫)斷不了,分開很掛念、聯系又吵架,反反復復,想復婚,但拿不定主意。一度想輕生,有一個快8歲的女兒。
關于父母。
進一步了解,案主在8歲時母親因病去世,16歲時此前每天背著她上學的大哥結婚,因為學費問題跟大哥吵架從此斷絕了來往。
爸爸曾經有好的前程,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中斷。
母親去世后慢慢變得封閉,跟任何人都很難走近。
案主自述自己的出生,是因為母親和外婆聽信了一種習俗:媽媽有肝病,只要再生個孩子,就可以把病留給孩子,而大人好轉。但是案主本人很健康,肝沒有任何問題。
手記: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童年階段重大心理創傷被壓抑后的反復提示案例。經由案主本人同意,記錄如此。
雖然案主想要處理的是婚姻問題,但是經過簡單的背景了解,案主在成長過程中多個的“8”,包括8歲、16歲,8年、16年,以及女兒的8歲,都在提示這一切絕非偶然。
為什么是在認識近8年的時候結婚,為什么在結婚8年時發現丈夫外遇導致離婚,為什么在女兒快8歲時想要輕生?
為什么在16歲時,隨著大哥的結婚突然激烈的沖突老死不相往來?
這一切的根源恐怕都跟8歲時母親的去世有關:8歲或者8年是個坎,是個結。因為母親的去世,使得這種重大的創傷,嚴重的分離,因為壓抑在潛意識層面與時間、年齡掛鉤了。
但是這種重大的創傷和與父母的暴力性分離所帶來的傷害是掩蓋不了,即便是很深的壓抑,人的本能或者說一個更大系統都會不斷地給出正確面對的提示。
于是又一個8年過去了,十分親近的大哥的結婚(分家)意味著又一次親密關系的分離。
第一次分離以母親的離去為代表,第二次的分離則是與大哥的徹底鬧翻。
與丈夫認識快8年時結婚,第三次分離是與父親代表的原生家庭(父母),婚后曾經甜蜜,但隨著女兒的到來,與婆婆與老公的矛盾驟然爆發,夫妻感情反復。
時至2016年,結婚8年之時,突然發現丈夫外遇,最終以難以割舍的離婚終結,再次分離。
女人已經7歲多了,明明很害怕自己的命運會影響到女兒,卻在離婚后的痛苦中想要造成女兒同樣在8歲時沒有母親的同樣體驗。
這似乎是一個死結。沒完沒了的重復,重復著分離,重復著傷害,重復著壓抑,最終從對女兒命運的擔憂中爆發出來,進而尋求答案,自救。
這是一個頑固的靈魂,從8歲母親的離開創傷開始,導演了一次又一次與8年有關的分離悲喜劇,不斷地重復著分離與創傷,直至女兒也到了8歲的時間點,發現似乎重復不下去了?
案主此前曾經了解過家排,也曾與某些溝通方法的老師做過個案,有一定的專業基礎。
通過初步的溝通,案主最需要處理的其實是與母親的關系——從成年人的角度去面對母親的離去。
挑選代表后排列的過程并不復雜。引導案主看到自己的母親,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去移除自己的出生是因為母親想將疾病留給她而自愈的觀念(哪個母親會這么做!事實上案主很健康),當這種潛藏的怨恨釋放后,案主對于母親去世的悲傷情緒從很深的層面被帶出來(痛哭),意識到自身深層次的情感壓抑,以及8歲以后包括在學生階段很多次的事件其實都是想讓自己走出那種創傷后的隔離狀態,只是自己沒把握住——在這么多年的壓抑與悲傷中錯過了太多美好的東西。
悲傷情緒釋放之后,引導案主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母親,去看到母親的命運并尊重之(意識到母親的去世跟自己無關),從母親命運中退出,回到自己女兒的位置,對自己的命運負責,過好自己。
順帶處理了案主與大哥的沖突以及父親曾經經歷的類似的沖突,理解了大哥和父親。并對自己的婚姻有了新的感悟。
未完待續……
****雷易之-如觀心靈家排最新課程安排****
如觀心靈家排工作坊
工作坊主題:
通過家庭系統排列的方式探討家族的和自我隱藏的潛意識動力對家庭、婚姻、身心疾病、親子關系、事業財富等等問題的影響與和解之道。
工作坊:全國第一批主辦方招募中!
最新的課程信息,請關注如觀心靈工作室的最近發布,敬請期待。
“一對一”心理輔導,家排個案(預約中)
主題內容:通過家庭系統排列的方式探討家族的和自我隱藏的潛意識動力對家庭、婚姻、身心疾病、親子關系、事業財富等等問題的影響,并和解。
服務方式:****線上、線下“一對一”心理輔導,家排個案
線下地點:廣州市2號線番禺南浦地鐵站附近
預約方式:****18620895393(同微信)
歡迎掃碼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