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生生在福建漳州,所以每幾年我們總要回次廈門,或春節,或夏天。去了N次廈門,廈大、炮臺、寺廟…最愛的還是鼓浪嶼。特別是人少時的小島,很靜、很美。
姐姐六歲的那年春節我們要帶一歲弟弟回福建過年,去見先生的外婆。春節前期的鼓浪嶼是淡季,于是我們決定,春節前請兩天假,我帶姐姐去廈門鼓浪嶼散心,爸爸帶著弟弟下飛機后直接隨爺爺奶奶回家。
雖然是去過多次的地方,雖然是無車的小島,但第一次獨自帶娃行走,多少有點不確定。姐姐對于第一次和媽媽單獨旅行倒是異常興奮,自己整理了行李箱,她的艾莎行李箱,當然里面塞的不僅是她的衣物,還有媽媽的。這樣,姐姐拉個行李箱,媽媽背個背包就可以出行了。飛機后,我們直接打車去了碼頭。碼頭搬了地方,老碼頭現在只供廈門市民使用;新碼頭限流,一班船要一小時,晚上到點就不再擺渡。慶幸我們到那時趕上了最后一班船,而且因為是最后的客人,幾乎沒有排隊,直奔船上。
上島后,我們找到網上預定的旅館。事實證明,網上看似好的,并不一定是好。新建的旅館,充滿著裝修的氣味,難聞;房間狹小;浴室的窗永遠也關不上。還被告知沒有其他房間。雖然一進門就發現了這些種種,但已是晚上,我們沒有時間再去找另一家較好的住所了。于是,放好行李,我和女兒踏上尋吃,還有尋住之路。邊尋邊拍照,一路好不快活。畢竟孩子小,我帶了防走失繩環,在我和姐姐的褲子上扣好,就隨她走了。從山下我們尋到山上,山上的旅館確實很好,但是獨自帶著孩子還有行李,不方便,我們記下幾家略好的旅館,預備著下次來時入住。一路吃著小吃,居然逛到不知道回家的道了。于是邊走邊問,女兒看到我問了幾個路人,她的膽子也大起來,她要自己問路。我覺得旅行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獨立大膽,有一定的邏輯力、方向感,以及變通力和適應力。很快我們找到了原來的住處,并在住處附近吃了頓海鮮大餐。而后在之前尋到的附近的一家較好的連鎖酒店預訂了后幾天的房間。到了近十點女兒和我回到原先的旅館,洗漱睡覺。第二天一早我們和原先的旅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退了后兩天的房費。然后入住附近的新酒店。原先旅館兩天的房費居然夠我們之后酒店的四天費用。真真是個好決定。放好行李,我們買了套票,坐著電動車,開始新一天的旅程。逛花園,看小橋,鉆山洞,識鋼琴,聽樂聲,踏海浪,堆沙子…,還有登日光巖看整個島嶼的美景,看小鳥表演,還看了場關于小島歷史的免費電影。一天很快就過去了,這個挺忙,不過女兒喜歡,其中她最喜歡的是在山洞找十二生肖,還有在沙灘玩沙。
第三、第四天,我們就是休閑的在山上隨便逛,還買了第二天就看中的尤克里里。閑逛的時光甚是舒適,我們晨跑,跑到了島上的養老院。慢走,走到了島上的小學、中學、大學。街拍,拍到了仿“老友記”的Central Perk Coffee。我們還找到了山上的植物園和研究所,真是小小島嶼,應有盡有。我們還穿過了島上的三個隧道,還看到有好多年歷史的寺廟,不過也看到一些墓碑,有點慎得慌。總之之后的兩天,我們娘倆把整個山都走了一遍。有時早早回酒店休息,有時走到天黑到處尋人問路。
沒想到女兒在出游時那么聽話懂事,四天的鼓浪嶼之行舒適愉快。玩盡了女兒想玩的;也隨我的心,靜靜的到處走走,靜了心,散了心。女兒更是在這次島上之行后成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