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 ? 星期五? ? 晴
兒子回來那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八晚上八點多了。
回家前,他已經和我們打過招呼了,說他坐滴滴打車回家,從西安到我家門口,只需要50塊錢。
他還叮嚀我,他特別想喝我熬的包谷糝稀飯。我開心地答應他,說他回家以后,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喝上的。
兒子這樣說后,我們也就不操心什么了。只是靜靜的等他回家。
他還沒有回家,我給他的包谷糝稀飯已經熬好了。
晚上八點半左右,兒子打電話說讓我給他開門,他快到家門口了。
我趕緊跳下床,急得穿上拖鞋就連顛帶跑的到門口。
門打開了,等了不到五秒,車就停到了我的面前。
我幫兒子拿下了行李,關好汽車的后備箱后,我還沒來得及對司機說聲謝謝。兒子已經先表達了他對司機的謝意:叔,你下來吃了飯再走。
聽兒子這么說,我當然也隨機應變:“就是,吃了飯再走,我飯做得多。”
“不了,謝謝嫂子,我還趕著回家呢!”司機笑著向我們道謝。
“好,那——叔你開慢點兒。”兒子叮嚀司機。
“好嘞!”司機開心的答應著。調轉了車頭,疾馳而去。
我和兒子一起把他的行李搬回了家。搬完后,兒子又回到了剛剛放行李的地方,打開他手機上的手電筒,在那里照了照,確認沒有遺留物,才和我一起轉身回家。看到他這么細心,我嘴上沒說什么,心里卻在為他暗暗叫好:這個被我們從小寵到大的孩子真的長大了,他會操自己的心了。
我們一家三口邊吃著飯,他給我和他爸講他在外邊遇到的人和事,講他的同事,他的朋友,他的領導;工作上的,生活中的,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吃過飯后,兒子打開他的電腦,開始學習了,我讓他早點休息。兒子說,必須每天學點兒新知識,才不會被這個激流勇進的社會所拋棄。再說,他現在已經養成了每天學習的習慣,不學習怪難受的。
看著知道學習,不斷進取的兒子,我的心里一陣輕松,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滿足。
我上了床,捧起了兒子給我買的書讀了起來。我四十多歲了,但是,我想和兒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因為我知道,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初四那天,我們沒有走親戚,由兒子掌勺,他給我們做了麻辣雞塊,清蒸鱸魚,芥末三絲等八個菜。我說讓我來,他說,讓我在旁邊看著好好學就行,(說真的,我只會做麻辣雞塊,做菜這一點,我還真是外行。)等他上班走了,他不在家的時候,我可以做給他爸爸吃。
趁著兒子做菜的時候,我溜進房間,偷偷的對兒子他爸說:“你不會做菜,我也不會做菜,咱兒子咋就這么能干呢?”
“也許是基因變異!”兒子他爸笑著說。
其實,只有我心里明白,哪里是什么基因變異,只不過是兒子太熱愛生活,太愛我們而已。
而一個人無論是在什么時候,只要心中有愛,他就會不斷的學習各種技能和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的親人更幸福。同時,自己也可以不斷的獲得幸福感。
昨天下午,兒子上班走的時候,給我微信里轉了一些錢,說讓我今年一定不要去紙箱廠干活了,讓我找一個輕松的工作,說是掙錢的事有他和他爸兩個男人呢,讓我不要發愁錢的事。他說他以后買房子和娶媳婦的錢他自己賺,不會花我們一分錢。
兒子到了西安以后,和我視頻了五分鐘,他是這樣對我說的:
媽,正月我在家了幾天,看你是真的喜歡讀書,你就不要找工作了吧,你年輕的時候,為了我,沒有為自己好好的活過,現在我長大了,你就不要操什么心了。就在家里好好的讀書,你想看什么書,給我說一聲,我給你買就好了。
聽著兒子這樣暖心窩的話,我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這么多年受得所有苦和累,真的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