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處于jet lag 中,腦子都要秀逗了,沒有精力捋捋思路,今天感覺又滿血復活啦!咱就說說正事吧!
第一節課印象特深刻,Gary 給我們上了一節瑞典語課,45分鐘不能講中文也不能講英文,只能說瑞典語。這種教學法被稱作immersion (浸入法),是西方人比較推崇的外語教學模式,在斯坦福大學培訓時也曾上過一節西班牙語課,但當時因為班額太大效果并不好,這個20人的瑞典語課就非常成功,具體課堂步驟如下:
第一步 他先用瑞典語了句“我叫Gary”,然后每個同學跟后面說“我叫…”,然后代入問句“你叫什么名字?”
第二步 每個同學與自己周圍的同學交流。 第三步 每個同學與小組成員交流。
第三步 每個同學得到自己的瑞典語新名字,學習“他叫什么名字?”用圖片展示“他”“她”
第四步 四個同學一組交流,操練“我叫…”“你叫什么名字?”
第五步 歸納出瑞典語字母讀音
第六步 他叫我們按照瑞典字母拼出自己的名字并反復重復你能拼寫你的名字嗎?”
通過這堂課深切體會到語言學習的真諦,創設語境反復操練,這是最有效的方式,但這種教學法只適用于低年級的小班教學,外語教學到了較高階段還是要借助于母語講解,尤其是大班額的情況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節課我們一起又討論了如上13個問題,旨在讓大家思考在外語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Gray 的這堂課讓我深切體會到語言教學中操練的重要性,45分鐘的課堂老師沒有任何講解,我們通過操練卻能迅速猜到并歸納出學習要點,語言就是在反復使用才能真正掌握。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