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片段
R閱讀原文片段
為什么要自律?為什么要養成習慣?
自律即自由!這句話是康德說的,你想想看,當早晨鬧鐘響起的時候,你想要起床鍛煉身體,結果你還是賴床了,這時候你的主人是誰?不想起床的欲望!我們換一種結果,鬧鐘響起,你真的就起床鍛煉身體了,這時候你的主人是誰?是你自己!這才是自由!所以,我們不是在培養習慣,也不是在時間管理,而是選擇內心自由的生活方式。成長就是做那些讓你不舒服,但還不至于痛苦的事情。
1.培養習慣首先找到驅動力
第一件事問自己:“我為什么要養成這個習慣?“并且寫下來。驅動力>約束力,養成習慣就是打開一扇從里面鎖住的門,用約束力在外面猛砸有時也管用,但不如用驅動力從里面打開那樣優雅、有效,記住:力量來自于你的內心。
2.再微不足道的成就都要大肆慶祝!
你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有沒有給自己獎勵?有沒有為一個項目的結束而慶祝?會不會因為度過一個高效的時段給自己鼓掌說贊?任何東西的價值,來自于你賦予它的意義,比如說每天吃掉一個蘋果當作對自己辛苦一天的獎勵,在你賦予蘋果意義之前,它只是一個普通的蘋果,吃的匆匆忙忙甚至不知道它的味道,賦予它獎勵的意義之后,這個蘋果會吃的更加有滋味。
3.培養習慣不是一個人的事
找到一群共同培養習慣的人。如果有人沒有打卡,大家就紛紛給他打氣,甚至專門打電話鼓勵,如果有人達到了自己設置的里程碑,就一起去慶祝。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對于加快個人的成長速度很有幫助!所謂自律,就是要戰勝自身的惰性,選擇一種積極上進的讓心靈更自由更有力量的生活方式習慣。要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有以下3個方法可參考:
1、做事情,如果能從自己內心打破,激發內動力,那么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于一種重生。
2、再大的的目標,也不是一天就能成就的。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于我們自己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具體形式的激勵,鼓勵自己再接再厲!
3、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相互監督。
【A1過去的相關經驗】
2017年3月,我申請開通了簡書。當時給自己定了目標:接下來的一年內,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思維和寫作能力,我一定要排除萬難,要養成周更新2篇文章的好習慣。事實是,我只堅持了2周,第一周按要求完成了,自己感覺還挺高興,但也沒有特別獎勵自己什么。第二周,也堅持完成了2篇,但發現基本沒有人看自己的簡書。感覺很沒有動力。第三周開始,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忙碌、沒人看自己的簡書等種種原因,就把簡書的更新擱淺了。
反思:自己內心的目標是很明確的,要養成周更新2篇文章的習慣。但由于寫作的過程中,對于自己的進步(按目標完成2篇文章),僅僅是感覺挺高興的,沒有及時的給予自己具體形式的激勵,從而沒法激起下一階段再接再厲的寫作激情。再者,由于一直是自己在寫,一個人在奮斗,沒有同伴的監督和相互鼓勵,加上文章瀏覽量為零,感覺自己辛辛苦苦寫出的東西沒人看,沒人重視,也很容易激起挫敗感,從而沒法堅持下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思維和寫作能力,要做到養成周更新至少2篇文章的好習慣。
二、方法:
1、寫好的簡書要大膽的分享到朋友圈和各種群里,增加文章的瀏覽量,增強自己的寫作信心和勇氣。爭取每篇文章都獲得10個贊以上。
2、邀請拆書幫訓練營的小伙伴們麗麗、小大女子、小雨三位每周五對我當周更新的文章進行點評、監督和提醒。
三、激勵方式:按目標完成后。及時獎勵自己一套美美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