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舅舅只身來到上海打拼。我的舅舅有一個朋友,那是他在開船的時候認識的,人不錯,也很仗義。一次過年回家,去我舅舅家玩,說起了他最近在上海做小吃店的生意,小店的主體生意是賣湯圓。他說一年能掙20萬,雖然辛苦,但是收益很不錯。對于一個農村的人來說,年入20萬的誘惑真的非常大。于是我舅舅有了去上海開店的念頭。
到了上海,我舅舅直接找到了他的朋友,向他學習制作湯圓的手藝,因為是朋友所以對方將他的手藝毫無保留了教給了我舅舅,為了報答他的這份恩情,我舅舅幫他做了三個月的活。學藝之后,便開始找店面,大家都知道,上海那邊的好店面真的不容易找。我舅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勉強找到了一個店面,這個店面在菜市場邊上,我舅舅看人流量不錯,所以接受了之前做小吃的店面,為此還省下了不少采購設備的錢,不過轉讓費卻是很高。
有了自己的店,舅舅很開心,他叫上了在老家的舅媽一起來店里幫忙,開始的時候店里生意不是很好,只能滿足每天的開銷,處于不掙不賠的狀態。我舅舅以為是新開的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才沒有來吃湯圓,可是后來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我的舅媽開始埋怨他,不如回家開船,起碼一年幾萬可以掙。
我舅舅是個不服輸的人,他認為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一件事,生意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產品不好,要么客戶群沒有選對(門店位置一般就決定了路過你店面的客戶性質)。我舅舅認為其產品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他的朋友那里賣的不錯。所以我舅舅認為肯定是客戶群出現了問題,于是他開始了一個簡單的市調,開始詢問路過的人,為什么不在這里吃湯圓。有的客戶說“你旁邊就是一個垃圾堆,味道很大”,有的客戶說“在來買菜之前就已經吃過了”等等。問題的癥結還是在店面位置不對。
知道了店面位置不對以后,他開始想要換一個店面,因為前期已經把自己這些年的積蓄搭進去不少,雖然還有一些存款,但是舅媽死活不同意繼續開店,家里還有兩個孩子要讀書呢。沒有辦法舅舅只能自去借錢,雖然舅媽反對,但是沒有阻止舅舅去借錢,因為舅舅也是希望這個家好。我的舅舅向他朋友借了錢。繼續去找一個好的店面。
運氣不錯,在一個月后,在上海楊浦區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店面,這個地方有小區,有寫字樓所以客戶群非常的不錯。
因為湯圓味道不錯,所以一開始生意就有了收益,雖然不是很多,但還是有了進項。
如何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益呢,因為賣湯圓主要是在早上,中午和晚上客戶很少。那么如何才能讓中午和晚上也有收益呢。根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最后鎖定了產品,那就是效仿XX小吃,因為周圍有很多寫字樓,所以他們也是主要的客戶群。
那么如何引流呢,客戶需要什么呢,如何樹立競品差異化呢。如何吸引客戶呢,我的優勢在什么地方呢,我的劣勢是什么。競品的優勢是什么,競品的劣勢是什么,如何通過細分將事情分為幾個小部分,如何找到發力點,如何給自己店面或者是產品做好包裝呢,消費者有怎么樣的消費心理呢,消費者的購買力如何,怎樣定價。小吃店那么多,我要如何定位自己的產品呢,如何搞定某種客戶群,比如安照年齡分,職業分,收入分。那個客戶群的收益會是最大的,如何在服務上做大最好,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提問結束以后,我的舅舅知道了該如何去面對他的客戶,也知道如何去選擇他的產品。現在他成功了,一年能掙30萬左右,雖然很辛苦,但是付出有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