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又迎來了熱得格外猛烈的時刻。雖然來得晚,卻熱情得讓人受傷。天氣預報維持著38℃的水平線,早上洗臉,直接就是溫水,倒是也省掉了燒水的麻煩。天熱的好處就是,下班回家,哪也不想去,就想窩在空調房里,一邊吃著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酸奶水果,一邊讀書。與燥熱天氣相匹配的是汗流浹背煩悶的心情,此刻,唯有那些安靜讀書的夜晚,才能獲得平靜。所以這個8月,我難得的看完了基本很久之前就開始看,卻一直正在進行時的書。
《哲學與人生》傅佩榮/東方出版社
還記得大學那會,選修課,說什么都不會去選擇哲學的課程,因為一開始就知道,這課保證催眠。就算隨手翻翻哲學相關的書,也很難靜下心來看進去。如果上課的老師是傅佩榮老師,可能一切都不一樣了。哲學終于走下了神壇,接地氣的指導我們的生活了。這本書是傅佩榮老師在臺大教授的一門通識課程,深入淺出的講述了關于哲學的真諦。原來哲學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神秘,西方與東方,音樂與藝術,宗教與神話,這一切都是有哲學意義的。我們活著的這一生,總會不停的產生困惑,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能做什么?人生中什么最重要。簡單做個算數,人如果活80歲,20歲以前讀書,20-60歲工作,60-70歲享受退休生活,70-80歲難道就是等死?這樣簡單的加法太過于悲慘,可是人的一生究竟怎樣才能活得充實而有意義呢?這本書帶給了我很多方法和思考。
“人生就是不斷尋求讓自己對自己滿意的過程,首先是要‘存在’,也就是要活下去;其次是要‘理解’,也就是要了解人類為什么活著;最后是要‘快樂’,也就是要活得快樂?!?/i>
《刻意練習》(美)安德斯 ·埃里克森/羅伯特· 普爾著
? ? ? ? ? ? ? ? ? ? ? ? ? 王正林 譯
? ? ? ? ? ? ? ? ? ? ? ?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這是一本純粹方法論的書籍,可是在時間如此寶貴的當下,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當我們的周圍充斥著“一萬小時”定論的時候,《刻意練習》這本書會帶給你新的希望。以前讀書的時候,我們班上總有幾個學習很用工,卻始終考試不理想的同學。是天生不是讀書的料?還是學習方法錯了?如果真的能一萬小時就達到目的,鐵杵磨成針也是有希望的。但是還有很大的可能是,你花費了一萬小時,卻依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這本書從原理到方法論,交給你一種技能,如何有效的提高你的每一次練習,練習是需要目的的,是需要大量積累的,是需要反饋的,是需要修正的。也許你的夢想并不是成為音樂家、奧運冠軍、外科醫(yī)生,但是你總得面臨大大小小無數場考試吧。復習前,可以參考下這本書。
“如果你沒有進步,并不是因為你缺少天賦,而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
《人類簡史》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林俊宏 譯
中信出版社
這本書我看的kindle版。這是我第一次見有人這樣講述人類歷史。而且據說,中文版里的內容,年輕的作者還專門增加了因地制宜的歷史內容,這讓你只能感嘆句,這作者確實很牛逼。這絕對是一本讓你腦洞大開的歷史書,我喜歡作者用那些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講述原本可能生澀難懂的知識體系。讀書最害怕的就是越讀越傻,多看看尤瓦爾的東西,僵硬的大腦立馬復原回來。
“究竟為什么要學歷史?歷史不像是物理學或經濟學,目的不在于做出準確預測。我們之所以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要知道未來,而是要拓展視野,是了解現(xiàn)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并非無可避免。未來的可能性遠超我們的想象?!?/i>
八月快樂,好在悶熱的夏天終于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