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是關(guān)于綾在東京尋找自我的故事。
"我想成為一個倍受羨慕的人。"這是17歲的女主綾在出場時說的第一句話。在說出這句話之前,綾心里想,聽到我說這句話的老師會覺得我是一個不理智的傻瓜吧。果然像預(yù)想中的一樣,坐在對面的老師嚴(yán)肅的顰蹙著,再次問了一遍'將來想做什么?'這個現(xiàn)實卻蒼白的問題。綾當(dāng)然知道老師要的是將來[具體]想做什么,這樣的一個切實際的答案,比如醫(yī)生,老師這些。可真的會有被羨慕還不高興的人嗎?
在老師的追問下,綾放棄了想讓不同世界的人理解自己的想法,隨口說了一句任何一個老師都會滿意并且喜歡的答案,"想成為像老師那樣的人。"果不其然,老師臉上突然由陰轉(zhuǎn)晴,但又像是為了保持作為師長的氣度那般盡量掩飾著得意與滿足,汕汕地說"十七歲的少女也只能想到這些了吧。"
如果出生在巴黎或紐約,'想成為備受羨慕的人'這個目標(biāo)就會獲得很多贊同與支持吧,東京也行啊。在這樣機遇如同石子一樣遍地都是的城市,不管是怎樣機遇的石子我都能拾起,因為'可愛即是正義',常被家鄉(xiāng)人夸贊可愛的我,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愛因斯坦證實說,一個物體,在一個時間點,只能存在于一個場所。我想思想也是這樣。誠如所言,十七歲綾的盲目自信與想法可能好笑,不現(xiàn)實甚至幼稚,但成長的方式不就是在這只一個的世界里,空間事物的一件件換新,屬于自己的人生理念一條條更新。可能以前的我們蠢萌又糟糕,但時間不會把這些都帶著流逝,我們要做的,就是慢慢成長。從一開始的可愛即正義,到光有可愛不行,也要有點別的特長啊。為了這些特長,就要付出努力。"我想考東京大學(xué)",這些一步步成長的腳印,都追趕著稱心的步伐。綾也在慢慢地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最怕的應(yīng)該就是滿足于一塵不變的當(dāng)下,將就地過一個七天和又一個七天。
現(xiàn)實始終是冷澈的,始終是孤獨的。生活也沒能像綾想象的那樣一直對她溫柔所待,但又如何,誰的生活又一帆風(fēng)順,誰的生活沒有難以言喻的苦澀。越挫越勇,心不斷變得強大。
我身邊有很多像綾這樣的女生,看似柔弱,平凡地行走日常,但越了解,就越發(fā)現(xiàn)她們身上獨特的香氣。擁有獨立思想,在越發(fā)焦慮的大環(huán)境中不驕不躁和自信,悠然自得于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之中,但絕不是停滯不前,她們拒絕在眼前半徑五米范圍內(nèi)追尋未來,而是眼看更大的世界,遵循著自己的一套方法默默努力并且卯足勁向前沖~
和自己三觀相同的人交朋友,天性自然,卻追逐著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在這不完美的世界里一路擁有一路失去,當(dāng)然,也一路拋棄。當(dāng)綾越走越快,越走越遠,她選擇把跟不上自己腳步的東西一件件丟去,相比那些不舍的心情,難過沮喪時一個人靜靜呆著吃著的泡面,更多的是捧著通關(guān)卡的自豪感,這就是綾選擇的生活。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想和什么樣的人親近呢?都是由自己的決定的,何況才二十出頭的我們,未來擁有無限可能性,不管在東京,或是秋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