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 今天是老叔最揚眉吐氣的日子,他的小女兒結婚了。俗話說的好“不怕兒女晚,就怕壽路短”我現在超級贊同這句話。65歲的老叔小女兒今年25歲,大女兒44歲,而大外孫女也已經23歲了。
? 看看老叔老嬸那精神頭就和我們五十多數的人一樣,關心談論的話題也一樣。因為我們的孩子大小都差不多啊!歲數大而孩子小的人會因為任務沒完成,生活更有奔頭。于是就比同齡孩子大的人更顯得“心態更年輕”。因為你看的是孫子,人家看的是兒子,看兒子和看孫子雖然都是愛,那可不是一個心情。看孫子再盡心盡力也得看兒媳對你的工作滿意否?看自己兒子就不同了,愿意咋愛就咋愛,自己說了算,沒有“給老板打工的感覺”(受限)。我這里再次重申“兒女晚不是一無是處,不好處肯定有,但好處也不少,只是多人還沒有察覺和感受到而已。
早晨我們兩口子6:50從家出發,先到肇東市里接我堂姐和她孫女(她家人太多車裝不下,只好搭我們車去),然后再往肇東農村開。老叔家收拾的已經今非昔比了,院子都用鐵網圍好,還給爸爸搭個涼棚,老叔想的真周到。我們一進院看爸爸笑呵呵地在當院子坐著呢。據老叔說自從爸爸連續吃上藥以后,狀態好不少。這次來我又給爸爸帶來了10盒藥,既然效果好,就讓他繼續吃。
我和妹妹給爸爸扶進屋里,我趕緊燒水,給爸爸洗頭、擦身、洗腳,然后換上干勁的短袖T恤,換下來的臟衣服我拿回來洗。爸爸雖也說要回來的話,但情緒是平穩的。我也耐心地解釋說:“回來的關鍵是不好雇人,誰也不如你弟弟能包容你,這里你愿意說啥就說啥,也不和你計較,想吃啥就買。在這屯子你吃的最好,剛下來的水果,多貴老叔都舍得給你買。”爸爸說:“落葉歸根呀,我也不能死在這里啊。”我說:“一是你也死不了,二是這屯子不就是你的出生地嗎,不就是你的根嗎。”爸爸雖然沒被說服,但也沒再說什么。
我們給爸爸穿戴整齊后,爸爸就手扶助力車開始往門口挪動,妹夫把車開進院子緊貼門口停下,好幾個男的一起把爸爸抬進車里。老叔雇了一輛大客車,把屯子里的去參加婚禮的老少爺們都拉上了。我們家族里哈爾濱、肇東、呼蘭、大慶、大連來的親屬開來的小車也有近十輛,婚禮車隊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地駛出屯子。
目前為止我們L氏家族晚輩空前的團結,家族里誰家有大事小情,不管遠近召之即來。雖然爸爸這輩兒就剩爸爸和老叔老哥倆了(兄弟姐妹七個),但所有各家的侄男外女都攜家帶口全家總動員來參加婚禮。尤其剛去世的五叔家是五嬸(77歲身體也不太好)領銜率領兩兒一女和他們的全家(已經四世同堂)傾巢出動全來了。我們家這股更是穆桂英陣陣不落,在哈的四人全部到齊。
老叔看到這些侄男外女如此捧場,簡直是心里樂開了花。我們老L家在這個屯子“重振雄風”了,又成為“大戶”啦!我爺爺曾經是這個屯子的大地主,解放前當過保長也就是現在的村長,這個屯子現在的名字還是以我太爺的名字命名的。老叔的大女兒說:“我爸這一輩子也沒這么風光過啊!”爸爸今天也一直高興,我們姐倆寸步不離地照顧著爸爸,更是喜上眉梢。
別看老叔不富裕,但為人處世既大方又講究。這次婚宴去的是向陽鄉最好的飯店,一般農村辦紅白喜事都在院子里支棚子自己做菜。用老叔的話說:這席在屯子紅白喜事里就是頭子。確實飯菜的質量真的不錯,飲料酒水也很有檔次(和農村席比)。老叔預定了十桌,結果來了十一桌。
飯后是屯子里的親屬開車把爸爸送回去的,于是我們就開車直接回哈了。明天是由男方主辦的堂妹結婚的正日子,今天是娘家提前招待日。明天我們家直系親屬還要去的,其他人肇東的人就不去了。明天我們還要在哈市繼續參加婚禮。